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4-10-16 18:55:24   来源于: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常州机电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多年来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从2010届的2451元上升至2013届的3295元,校友满意度从84%上升至91%;就业竞争力指数连续三届高于省内高职院校和全国骨干校平均水平,位列省内高职院校前列。

——常州机电学院毕业生以优良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用人单位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学院成立8个校企合作工作站,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大多驻扎在友好合作企业中,方便随时掌握就业基地中的毕业生状况。

——除了12名常驻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外,学院每年选派20余名兼职教师入驻“工作站”,近40名专兼结合的就业工作队伍,负责区域内就业市场开辟、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跟踪服务等工作。

——每年约有1/3的毕业生通过订单培养的形式找到“婆家”。

——学院统筹建设3个“校中厂”,能一次性接纳300名以上学生实训;8个“厂中校”和578个实习就业基地,每年有3000余名学生进入参加顶岗实习或者就业。

——近三年,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共获奖项352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学生社团——“锋帆”车队作为江苏省高职院校唯一具有决赛资格的代表队参加了第七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

近日,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中,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经历了省教育厅推荐、教育部专家初评、第三方社会调查和实地调研四个阶段的筛选后,常州机电学院脱颖而出,获得这一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6月11日,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为组长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专家组一行赴常州机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总结出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三大亮点。张主任在点评中表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一把手的工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其中有三点特色经验给我们印象深刻。”

创新“工作站”平台,优化就业指导与服务

2012年,学院成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在校内建设了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在校外建设了8个校企合作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有效整合了校内外优质办学资源,形成了“内园外站”的合作办学新机制。在这样的新机制下,8个“工作站”成为学校指导服务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学院就业工作的一大特色。

长期驻外的“工作站”具有强大的校外资源整合功能,就像就业工作的“桥头堡”,有利于学院主动出击,巩固校企合作关系,开拓区域性就业市场,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优质资源。在“工作站”的积极联络与推动下,学院每年两场大型招聘会和上百场小型专场招聘会得以顺利举行,每年经过严格筛选后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当届毕业生比均在3:1以上。

“工作站”不断挖掘有合作潜力和意向的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合作,推进“订单班”的开设与培养。在“订单培养”过程中,校企共同开发并实施课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各类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教育。“订单培养”形式在推动毕业生优质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州机电学院部分专业从2008年开始实行“2+1”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即前两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大三进入企业延续专业岗位实践教学。学生离校参加顶岗实习时,就会按照地域分配至各“工作站”,“站”内的驻站教师和企业内的帮带师傅一起对顶岗实习进行覆盖管理和全程监控,将就业指导与服务延伸至校外。

“工作站”通过顶岗实习与就业网络管理系统、实地走访、QQ、微信等方式,对所辖区域企业的实习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帮助他们在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型阶段中调整好就业心态,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几年来,进入毕业季顶岗实习的学生都能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顺利过渡到就业,实现“零待业”。“工作站”对毕业生的全程跟踪服务与管理,进一步延伸了就业指导的空间,形成了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系统化管理,实现了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员覆盖。

招就联动机制,推动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

学院每年委托第三方数据公司对社会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有效推动了学院招生、就业、学生管理、专业教育等联动机制的形成。

一方面,根据调研结果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对就业率较高的专业适当扩大招生计划,严格控制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较低专业的招生规模,并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战略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不断推出既满足社会需求,又具有发展前景的新专业。三年来,新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1个专业。

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满意度调研反馈,学院在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教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学院各项工作朝向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向不断提升。

优化实践教学,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一条主线、四大平台、五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院充分发挥科教城享受武进高新区和“常州国家大学科技园”优惠政策的优势,吸引急需合作企业进校办厂,成为学生实训、教师锻炼、合作科研的平台。同时,学院主动“走出去”,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在优秀合作企业中统筹建设“厂中校”,每年定期安排学生进入“厂中校”参加顶岗实习和就业,感受真实工作情境,提高综合能力;学院还在学生实习就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了574家实习就业基地,无论从毕业生个人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就业质量的保证上,都得到很好的提升。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全国、全省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始终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模式。”常州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刘明新这样说道,就业是考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的荣誉,不仅是对学院就业工作创新水平的肯定,更将促进学院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部)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