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书记视点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书记视点 >> 正文 >>
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推进创新研究
2014-10-27 17:11:21   来源于:

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协同推进创新研究

任 波 杨连顺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401331)

摘 要: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协同一体化建设,是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院校党建中的重要地位,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及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党的建设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关系,指出了二者的同一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分析了两者协同现状及成因,提出了两者协同融合的策略与创新。通过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有利于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关键词: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

作者简介:任波(1962—),男,汉族,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杨连顺(1963—),男,汉族,河北枣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本科学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党校教务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

一、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关系

协同论又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协同论认为,“任何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就会处于孤立状态。这种孤立状态破坏系统内部的有序结构,致使整个系统失去生机。从协同论的应用范围来看,已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鉴于此,将协同论引入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对于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以及现实问题的解决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①]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系统要素上包含着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方面,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即同步、协调、合作的关系。二者的结构要素具有同一性、差异性与互补性。协同理论的应用为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同一性

1.二者的教育内容与重点具有同一性

高职院校党建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作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其中党建的思想建设居于首位,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方面,其中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思想道德教育与建设是基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标。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上是互为依托、密不可分的一体化的体系。

2.二者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具有同一性

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目标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高职院校在党的建设中,主要任务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的合格的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作为党建的第一要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情操,追求理想和信念,要明辨是非,品质高尚,懂得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3.二者的教育途径与方式具有同一性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大学生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工作中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等等,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与方式、手段上的共同性、同一性。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抓住思想理论建设,切实加强高校理论武装工作,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要抓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等举措改进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通过发挥思政教育理论课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有效转换;要着力解决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二)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性

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两者的概念、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层面等都存在不同。

1.两者的概念不同

高职院校党的建设是指高校党组织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上级党组织指导下,通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头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高校建设;着力解决高校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提高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简称,亦称思想工作或思想教育。“它是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人们的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②]。

2.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属于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属于政治学学科范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导向;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范畴,与政治伦理学模式相联系,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3.两者解决问题的层面不同

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倾向于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思想政治工作,旨在塑造大学生完善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补性

1.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依托。习近平之处:“在党建视阈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实现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是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③]高职院校党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建设工作,而在思想建设中主要建设任务就是当代最先进的理论指导和武装广大师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和奋力拼搏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师生更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新思维。因此,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党建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寝室、社团、网络和校园环境等各个方面,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为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能力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政治保障。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思想先导

人们的行为一般有思想作引导,同样对高职院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其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起到推动和启发广大师生自觉地在教师的“教”与大学生的“学”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有效地教学活动。这关系到高职院校党的事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无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党建工作的思想引导能否奏效问题,处于工作第一线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贯穿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整个过程,也是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对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过程中,必须把师生作为主体,以实现每个人能否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工作平台和载体,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活动内容及形式,以提高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高职院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现状与成因

近年来,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互动呈明显趋势,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到教育部及有关部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及所发文件等都显示出一个重要特点: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共同部署。高职院校通过党建工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二者之间的融合程度越来越紧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明显增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意识、融合度也不是平衡的,一些高职院校缺乏把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识,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不力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工作理念落后

一些院校缺乏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衔接的理念。表现在以党员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少,对党员的模范带头、示范作用挖掘不够,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凝聚力严重缺失,党员的发展与培养严重功利化,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入党的严肃性和党员的整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监督作用被完全忽视。主管党建与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各自为战、扯皮、推诿现象较为严重。有的高职院校党校只限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职能,没能体现党委领导下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培训中的整体思考和表现;有的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缺乏党建工作内容的思考,没有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方式、手段陈旧,路径狭窄,效果一般。

(二)队伍建设有待改善

一些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亟需改善,一些从事学生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多是辅导员,大都是刚毕业的硕士或大学生,虽然年龄、经历与大学生相似,具有容易沟通的优势,但是由于阅历经验不足,导致对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度不够。思政课教师一般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但年龄偏大和教师身份又会使大学生产生沟通难的问题。有的院校实施了教师与大学生的合编党支部设置,但教师大都是兼职,支部内学生党员大多在外实习、实训,支部内的组织生活往往流于形式。有的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由学工部门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思政部门承担,没有一个“大思政”的整体观念,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有的两部门兼管,有的学工部管理,没有一个统一安排,导致校外德育基地、党员实践基地数量不多,落实困难;

(三)方式内容亟待更新

与时俱进,是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党建与思政应该与时代、社会接轨,善于把握二者之间融合协同的基本规律,而有些院校恰恰在这些方面是短板,进行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很好的贴近生活、贴近师生、贴近实际,有的业余党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仍然以马克主义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的单项灌输为主,教学方式停留在听报告、传达文件的水平,教学方式和内容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教育载体和阵地没能实现“三进”即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大学生活不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正确引导。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以往传统的、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常识、党的文件为主的教育学习内容难以像过去一样产生大的吸引力,对一些师生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没能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导致部分党员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

三、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推进的策略与创新

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以二者的同一性、互通性、相容性为结合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以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为任务,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院校党建中的基础作用,又不断强调高职院校党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龙头作用。

(一)指导思想上协同与融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高职院校办学治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论依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同发展、相互融合,以此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机制的构建还应遵循以人为本和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要时刻明确:党的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证,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和状况,什么时候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富有成效。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等方面各自有不同的内容,在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相通的地方。“如果能正视二者的区别,做到优势互补,并努力把握二者之间联系,寻求相同的支撑点和交互平台,做到相互助益,那么就可以有效地融合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示范辐射作用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功能,促进二者协同发展。”[④]

(二)机制上协同与融合

高职院校应该构建长效的相互促进、全方位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断在理念、途径、方式上创新。一是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建立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社会实践、社会环境等方面相互结合、长效工作机制;二是要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融入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促进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三是党委要高度重视,“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大思政”模式,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健全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各院系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切实增强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合力。”[⑤]

(三)队伍建设上协同与融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必须注重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注重对专职党务干部、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党务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使其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深层次的思想、心理问题。其次,在队伍建设上推行党建工作队伍、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彼此融合、相互兼任的模式,即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系统等党团工作队伍的教师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承担学生党校教学和培训任务,并担任学生社团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其次,要求两支队伍经常在一起交流情况,通过集体备课、开展思想、心理案例分析等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再次,建立一支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实现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共同提高。

(四)内容与方式上协同与借鉴

高职院校应该适应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相互借鉴、互相补充,提高二者协同融合的主动适应性、整体改革与系统优化,真正实现“入脑”的育人目标。

一是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和党校来推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度。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融入党建研究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以此来丰富完善思政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如课堂上要及时向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等内容,不仅能够坚定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保证。另外,高职院校党校也要利用自身优势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党校的授课内容不要仅限于党的历史、组织、章程等理论性知识的讲授,还要融入理想信念、意志品质、道德观念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触发其爱国爱党、服务人民的热情与信念,激发高校学生党建的生机活力。

二是充分利用好学生公寓、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来强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度。随着高职院校学分制的不断推进,学生公寓已经成为替代传统班集体和固定教室实现学生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将党团组织及活动逐渐渗透入学生公寓之中,更易为其所接受,对于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自开展和相互融合而言均可有效扩大覆盖面、极大提升效率。”[⑥]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应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几乎人人、时时、处处都能上网,这为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阵地,学校应抓住这一契机,使之成为学校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生向学校反映诉求与期望、师生之间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平台。

高职院校应该从新时期“大党建、大思政、大稳定”三者之间协同创新的全新角度,立足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和时代特征三个维度,注重创新思维,拓展思路,丰富手段;注重系统思维,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注重底线思维,谋划对策,应对挑战。在探索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这一新范式的过程中,要深度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接地气不空转;要深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稳定中的作用;要深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网络文化如何协同创新,特别是面对网络技术裂变性发展,如何掌握网上主导权。建立战略联盟,通过打破学校内部和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方向转变,从而提高人才、学科、科研、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形成1+1>2的整体合力,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1).

[2]张茂林.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1(11).

[3]殷红敏.高职院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谐机制的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9(2).

[4]唐红文.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5]穆林.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J].教育探索,2006,(1).

[6]郑倩倩.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创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7]秦昌宏.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5).


[①]王起友,张东洁,贾立平.协同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

[②]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5-46.

[③]刘 伟.在党建视阈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J].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12-17.

[④]1秦昌宏.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5).

[⑤]殷红敏.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谐机制的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9(2).

[⑥]唐红文.试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