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视域下高校德育新课题探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孟源北
摘要:高校是锻造具备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之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主阵地”,德育工作作为栽培人、化育人、涵养人的重要承载,在高校教育中起着核心的导引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层面的嵌入,信息社会实已成为时代发展之表征,并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信息场”,由此带来之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正熵”与“负熵”影响,衍生出诸多高校德育新课题。对此,必须对信息社会场域下高校德育新命题进行探询和廓清,为更好地融合信息社会与高校德育提供视角。
关键词:信息社会;高校德育;大学生;新课题
作者简介:孟源北,男,1964年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研究员,研究领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管理等。
加强对大学生德育化育和意识形态渗透工作,是体现高校社会使命的重要表征,也是确保大学生具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生和发展,导致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新变化,高校德育必须呼应信息社会的“在场”,着力于高校网络德育的范式、伦理、视界、方法的研究,以凸显高校德育“回归人、实现人、发展人”的宗旨,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殷切期望夯实根基。在此过程中,高校德育工作者亟需认识和辨清信息社会之于高校德育“培养源”和“伤害源”之“双刃剑效应”,并深入研究信息社会场域下对高校德育基于发生学意义上的新课题,积极探寻信息社会场域下高校德育的机遇和挑战,挖掘其“正能量”,规避其不良属性,对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的科学化和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德育范式:“一元性主导”与“多样性发展”之嵌合
德育一元性主导和德育多样性发展是高校德育实施的两种基本范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德育一元性主导是实质和根本,它规定着德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彰显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导性地位,凸显高校德育的方向性与先进性。德育多样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它立足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国外有益文化成果的借鉴,展示着德育发展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体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因此,德育必须坚持主导性前提下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多样性发展中的主导性,才能真正促进德育的发展。
信息媒介跨越了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时空界限,展现了全方位的相互沟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化过程和趋势,促进了各国的经济频繁交往、文化深度融合交流。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各国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认同,筑牢“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理念,为高校德育的发展坚持一元主导性提供有利的条件。然必须看到的是,信息社会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发生的,必然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在信息、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推行其价值观念、文化方式、政治诉求以谋取其自身利益的行为。基于此,经济、政治、文化的冲突与矛盾必将无可避免地发生,导致社会呈复杂化与多样化态势。对于我国而言,信息社会的到来为高校德育工作吸收和借鉴西方道德教育资源提供便捷化渠道,以完善高校德育系统。不可避免的是,西方的“文化糟粕”也会强势介入,尤其是信息技术“包装”下“个人主义至上”价值观的植入,进而推衍意识形态渗透,传播其殖民主义思想。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衍生两面性,一方面吸收与合理利用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以推动高校德育朝多样性发展,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另外,由于西方文化的霸权性以及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概念化”、“书本化”、“教条化”流弊,可能会导致青年学生迷失方向,被西方文化的表面所蒙蔽,消解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与信心,导致高校德育的“西方化”、“边缘化”,引发“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的失衡。因而,在信息社会场域下,如何坚持“一元性主导”与“多样性发展”之辩证统一,就成为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课题。
二、高校德育伦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圆融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人类理性不可或缺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效能,推动人类理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价值理性主要是解决主体“做什么”的问题,强调价值拷问和精神孵化,而工具理性解决的是主体“如何做”的问题,关注效果的最大化,注重工具崇拜,漠视人的情感与精神价值。人类正是通过工具理性对客观事物的不断认识达到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物化之目的。然工具理性物化目的之无止境过程,需要价值理性提供“意志”和“信念”的支撑。正如M.谢勒认为:“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的东西。”[3]由此可见,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
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工具理性日益占据了统治地位,价值理性则日渐式微,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人的单向度化之困境,工具理性的滥觞,“道德亲密性”的退隐,一切都工具化了。此种情形的存在,对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影响极大。主要体现为:第一、德育教育边缘化。德是人才的灵魂与核心,但工具理性的滥觞,助长了“历史虚无主义”和“道德教育无用论”,导致了“技术实用主义”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过度推崇。第二、德育实践“失位”。教师仅停留在道德知识的宣讲上,而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工具理性在德育过程的现实反映,阻隔了大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真正形成。第三、德育形式化。高校德育忽视德育的实质性内容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只注重PPT等载体的技术表现形式,忽略内容的底蕴,导致内容贫乏;片面迎合学生的某种需要,缺乏原则性,忽视道德教育的实质性意义。
无疑,工具理性是高校德育发展的一个面,信息社会场域下,德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信息媒介来推动德育载体的优化,并实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然当前高校德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错位显现,忽视价值理性追求,只强调“工具化”而忽视德育“涵养性”,高校德育就失去了其“本源性”价值,也就难以实现德育本身之“回归人、实现人、发展人”的宗旨。因而,如何在坚持高校德育发展工具理性的前提下“确证”德育发展的内在价值理性,以实现德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发展,为促进高校德育朝向现代化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三、高校德育视界:“全球性”与“民族性”之厘清
信息社会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的深刻演进,所影响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阔,并表现为全球性与民族性的融合和冲突。高等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受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信息社会形态对其影响不言而喻。因而,高校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灵魂,就德育视界而言,必然面临着如何解决的德育全球性与德育民族性的关系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4]题中之义,就是要求我们富于民族、国家之维的“自我确证”,同样包括德育教育的特殊性视角。德育之民族性,实质是坚持德育的民族特殊性指向,以弘扬本民族的优良思想文化传统,构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德育之全球性,实质是发扬德育的普适性,是基于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确立与体认,是立足于个体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提升的“道德之光”。毋庸置疑,德育的全球性与民族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对立面表现在:一是德育民族性是德育全球性梗阻。人们为了弘扬本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的需要,为了维护本民族统治阶级的需要,会强化对受教育本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阻碍其他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的入侵。二是德育全球性是德育民族性消解。在全球伦理的境遇下,民族性伦理受到一定的冲击,各民族对自身本土伦理的出现认同危机。其统一面表现在:一是在德育全球性过程中,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德育的民族性教育,以加深对本民族的道德认同;二是在德育民族性与全球性的融合,各民族可以相互学习、吸收有利于本民族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推动本民族道德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本民族的德育内容与方法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在西方主导的信息社会视域下,德育全球性导致高校德育教育环境复杂化,促使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相互激荡,以至于大学生难以辨别与选择,使其感到不适、迷茫与无奈,最终影响其正确思想道德意识的养成,基于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形势所需、发展所求,成为抵御西方价值观的基本需要。当然,假使“屏蔽”了德育全球性,德育民族性就难以适应世界德育发展的趋势,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难以造就呼应世界价值理念的全球化人才;而消释德育民族性,德育全球性就缺少了基础和动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高校德育如何进行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厘清与取向,就成为高校德育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四、高校德育方法:“单向灌输”与“多向疏通”之审视
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弊端正如国外学者温迪•夏比罗、凯瑟琳•罗斯科斯和G.菲利普.卡特莱尔特所言:“长期以来,大学课堂是教师们与世隔绝的领地。教室门一旦关上,与外界的接触就此中断,……大约到了局域网和宽带网的出现,传统课堂才突然开启了通向外面世界的大门,闭关自守的局面从此有了改观。”[5]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平等性、共享性、海量性等特征,不仅为德育方法优化提供了先进的硬件支持,更实现德育方法多样性呈现,成为德育方法优化与发展的重要质素,为大学生自主德育教化、道德自觉的达成奠定根基。
在传统社会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坚持“单向灌输性”导向,仅注重向受教育者灌输德育信息,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在教育方式上强调以防堵为主,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通。进入信息社会,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作为活跃的要素”之青年大学生开始实现主体性觉醒,存在感、自尊心愈发强烈,渴望被社会承认,希望得到“他者”的理解和尊重。如果教育者忽视情感投入,一味的防堵,学生出现问题就仅仅是处罚,教训,将进一步加剧受教育者疏远他人,拒绝他人的“主观性”,最终沉积在心底而成为习惯性的逆反心理。此外,信息社会为受教育者获取德育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化途径,这与传统社会受教育获取德育资源的有限性大相径庭。因而,传统“单向灌输”的德育教化已然出现“肌无力”,内在呼唤德育新方法的创新。
事实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技术系统,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丰富性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嵌入,提升德育客体的参与度,有效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科学化与实效性。如在德育课堂中,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种道德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意中进行道德体验与评判,进而实现道德澄清,强化学生德育参与的“主体性”与“交互性”,导引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道德自觉。此外,利用互联网络,开展“网上德育课堂”,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红色网站;利用QQ与受教育进行网上对话;利用微(信)博进行道德教育;利用校园BBS论坛开展道德讲坛等等,屏蔽传统德育教育的“当面在场性”与“单向灌输性”,在匿名式的德育情境架设下,德育受助者更能“说出心里话”,更能促进真诚的心灵对话,构筑起崭新的德育“多向疏通”之方法。因而,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强与改进德育方法,以增强高校德育的“正能量”,也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总之,信息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它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高校德育作为培养人的核心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实现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变革,以凸显高校德育“回归人、实现人、发展人”的宗旨。对此,亟需在信息社会探照下,探询高校德育发生的新课题,推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整合与圆融,并对高校德育之范式、伦理、视界、方法等基本质素进行学理上的辨清,为增强高校德育的科学化与实效性奠定根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年8月19日,01版.
[2]郑永廷,张艳新.高校德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的失衡与成因[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2):1-5.
[3] 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01版.
[5]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