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办主任 邱熠
【摘要】校园廉政文化既是高职高专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对“廉政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高职高专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职高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从廉政意识的树立、廉政制度的健全和廉政文化建设载体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于高职高专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廉政建设;廉政文化;高职高专
【作者简介】邱熠,1965年1月出生,女,汉族,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纪委办主任。研究方向为党风廉政建设及基层党建。邮编:318000,联系电话:13857656622,E-mail:qiuyi8390@163.com。
2003年第五十八届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要求各缔约国“开展有助于不容忍腐败的公众宣传活动,以及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方案。”2007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2009年,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教监[2008]15号),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突出思想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高职高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师生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高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职高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通过有效载体将廉政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建立健全长效廉政制度,使廉政文化成为学校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学校事业和师生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学校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中,人即是社会人,又是自由人。当社会人与自由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人就会有以权谋私的风险在,即腐败的风险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不再是“象牙塔”,与本科院校一样,高职高专的基建工程、采购、招生、科研经费管理、后勤服务、组织人事等领域,已经成为腐败案件高发易发的领域。分析发生的腐败案件,不难看出,在高职高专腐败的表现主要为:决策和管理上的权力腐败,权力拥有者抛开原则和程序,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教学、科研和学术上的职业腐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违规办学、违规招生、倒卖文凭等;校办产业与服务上的经济腐败,由于它是独立法人单位,以企业模式运转,行业管理部门和学校往往疏于监督,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产生。这些都为我们加强高职高专廉政文化建设敲响的了警钟。同时,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一个学校的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学校营造崇尚廉洁的育人环境,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廉洁自律的社会建设者,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教师育人责任的必然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自身的思想倾向、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教师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传道”的责任,把什么样的“道”传给学生,对于学生树立怎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受社会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有的教师抵制不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职业道德滑坡,无心于教书育人、潜心学问,而是热衷于追名逐利;在学生成绩中打“人情分”,在学生评优、评先、入党中违规操作;在科研方面发生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这些不良现象都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学校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中,每个教职工都是廉政建设的践行者,都有遵守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科研道德的义务,要将廉洁自律、廉洁从教作为精神追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学生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培养学生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
(三)学生成才责任的必然要求
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高专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当今社会出现了思想多元化,道德领域出现了是非不明、荣辱不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这些腐败现象对大学生也会造成影响。目前,大学生思想上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廉洁意识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道德人格分裂等问题;价值取向上或存在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腐败现象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或面临就业难、难就业等问题,渴望成功的心情迫切,容忍社会上腐败现象;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相互攀比摆排场、当选学生干部搞“贿选”、考试作弊等现象。另外,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他在岗位上,就有廉政风险的存在。因此,学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成为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烙在学生的心上,把学生培养成廉政建设的重要力量,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确保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高职高专廉政文化建设现状
高职高专对于廉政建设一直比较重视,但是把廉政建设当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还有较大的距离。
(一)对“廉政文化”涵义认识偏差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吴光认为,“所谓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根本内容的文化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主要是指赖以建立公正廉洁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的思想、精神、制度、政策、风俗及人文素质[1]。”原中纪委副书记刘岩峰认为:“廉政文化是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2]。”所以,廉政文化建设应该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廉政意识的培树、廉政制度的建设、廉政文化开展的载体。
但是,不少学校把“廉政文化”的内涵缩小为“以廉政内容的文艺活动”,认为廉政文化就是搞一些诸如廉政演讲比赛、廉政书画比赛等之类的活动,没有深刻地理解廉政文化的内涵,将廉政文化建设肤浅化、娱乐化。
(二)对廉政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对于高职高专来说,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社会服务,对于廉政建设,要求不出事情就好,没有真正用心思考如何将廉政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进行规划、部署。
从学校层面看,有的领导认为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只要按上级纪委的要求做好规定的动作即可;有的部门认为进行廉政文化建设是形而上的东西,是瞎折腾、搞花架子;纪检监察部门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为发一些廉政教育材料、每年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必要时对一些工作进行适度的监督等,少有对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些思想导致了高职高专的廉政文化建设不能进行系统地设计与推进,廉政建设只能流于简单的、表面的工作上。
(三)没有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现在全国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10所高职高专成立了廉政研究中心[3],但高职高专类似的研究机构还没有,这影响了高职高专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另外,学校没有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因而廉政文化建设缺乏规划、目标、实施策略和相应的机制制度保障,难以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正常开展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廉政教育尚没有有机融入到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而是各个职能部门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各自为战,没有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四)廉政文化建设载体陈旧单一
高职高专的廉政文化建设,由于存在娱乐化倾向,目前停留在简单地搞“千人一面”的活动上,如演讲比赛、书画展、悬挂廉政宣传标语、故事会等,流于形式,搞一阵风,没有从更深层次去思考如何建设廉政文化,没有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一起规划和部署,没有策划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去开展活动,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品位,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载体上的“旧”、“空”造成校园廉政文化的氛围不浓厚,对潜移默化地教育师生树立廉政意识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高职高专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高专的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廉政理念的培育、廉政制度的建设为重点,融合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廉政教育、纪律教育等,为学校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着力廉政意识培树
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将规范权力运行作为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廉政教育集体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对中层以上干部定期进行廉政教育,树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念。对新任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廉政教育谈话,指出岗位廉政风险点,明确“一岗双责”任务。
要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廉政教育。以廉政风险防范为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警示教育、集体谈话、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等方式,教育重点岗位人员自觉遵守廉政要求,做到干净干事。
要加强对教师的廉政教育。教师的廉政教育重点落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教育广大教职工严格遵守师德规范,遵守学术道德,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
要加强对学生的廉政教育。将树立廉政意识作为教育学生的重点,将廉政教育寓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寓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寓于养成教育中,帮助学生辨识腐败现象的表现,防止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崇尚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在学习上出现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在工作作风上出现忽视团队、态度傲慢、居高临下等独断专行,在生活上出现奢侈浪费、拉帮结派、请客贿选等不良现象。
(二)完善廉政制度体系
要对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既是一种伦理道德的重塑,又是一种制度意识的张扬。”“制度文化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4],”要从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出发,建立健全适合环境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纵向结构上,每一制度体系应该有宏观性制度、中观性制度、微观性制度,保证每一套制度既有目标愿景、实施指导意见,又有具体的操作规范,保证制度的适合性和系统性;横向结构上,要做好教育、预防、监督、惩处几大制度体系之间的衔接与平衡,防止出现制度板块间断裂,以保证制度的完整性。
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重视制度的刚性运行,通过效能专项督查等手段,检查督促制度的落实,确实做到以制度规范权力运行、规范从业道德、规范行为标准,杜绝发生各种腐败现象,达到“约之以典章,规之以法纪”的目的。
要加大问责力度。学校要树立“拥有多大权力,就要承担多大责任”的意识,健全问责制度,明确问责主体、客体、问责内容、问责方式、问责结果及问责救济,在明晰职责的基础上,厘清权力清单,对于出现失职、失误、失察等责任问题,严格追究责任,确保制度的权威性。
(三)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
要进行强制性载体建设。一要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认真研究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规律,让廉政文化建设在较高的层次开展,形成“人人崇尚廉洁”的文化氛围。二要在学校开展作风建设。以开展“好教风、好学风、好校风”主题活动为抓手,切实改变领导干部、行政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促进学校工作顺利开展。三要落实廉政文化“三进”工作,让廉政文化走进学生的课堂、寝室、社团,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行为规范养成中,融入廉政文化的元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要进行非强制性载体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针对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学生的思想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分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其内容要体现时代性与通俗性的结合,其形式要体现多样性与生动性的结合,载体要体现灵活性和融合性的结合,其要方法体现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性[5]。一是通过组织一些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活动,如读书活动、开设论坛等,加强大家对“人、权、时”的敬畏之心,尊重生命,克制私欲,谨慎特殊的日子,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二是举办参与性或观赏性活动,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创新活动形式,让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三是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通过反面案例,教育大家充分认识廉洁自律的意义,树立起廉政意识,干净干事,踏实做人。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根本内容的文化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主要是指赖以建立公正廉洁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的思想、精神、制度、政策、风俗及人文素质[6]。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高职高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从精神层面(树立廉政意识等)、制度层面(规范行为准则)和物质层面(载体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长效廉政机制,丰富学校精神,使学校事业和师生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光著,《廉政与廉政文化的理论内涵、历史经验与实践方向》,《全国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论文选编》[C],中央纪委宣教室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11月。
[2]李进宏,《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2月第一期,P43。
[3]阎现章,《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研究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5期,P108。
[4][5]蔡 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2月第4期,P166、P167。
[6]董志霄,《对大学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P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