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行合一、任务导向”体验式
德育活动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刘美志
摘要: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余年前创新了“知行合一,实践体验”德育活动课模式,在此基础上,又创新了“知行合一,任务导向”体验式德育活动课新模式。将日常教育课程化、课程教育项目化、项目教学生活化,以任务导向为基本途径,将专题知识细化、具体化为系列任务;以知行合一、提升能力及素养为目的,体现了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特色,提升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任务导向;实践体验;德育活动课
作者简介:刘美志,女,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分院党委书记,副教授;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理事,新疆高校党的建设研究会理事
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和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参与“写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这篇大文章”这一历史使命的决心和勇气。刘延东副总理的讲话将职业教育定位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使我们精神振奋,我们欣喜地看到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
会议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坚持立德树人。要针对一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薄弱的现状,切实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即善于动脑、又能动手的职业人才。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新疆农职院数十年来不断坚持“立德为先”,是教育部中央教科所研究中心确定的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件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承担了“学校德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任务,确立了以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职业院校德育理念为指导的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方法,创新了“知行合一,实践体验”的德育活动课模式,是全国高职德育活动课的创新发源地。
2012年,学院在原有德育活动课模式基础上,又创新了“知行合一,任务导向”体验式德育活动课新模式。将思想教育、学习方法、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团队精神、行为养成等融为一体,将日常教育课程化、课程教育项目化、项目教学生活化,以任务导向为基本途径,将专题知识细化、具体化为系列任务;以知行合一、提升能力及素养为目的,体现了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特色。近三年的实践研究,证明德育活动课新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在培养学生行为养成、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精神等核心竞争力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于德育活动课新模式的理论思考
1、在充分尊重高职学生长于感性思维、弱于理性思维成长特点的同时,基于德育实效的目标实现,从哲学的高度思考、设计高职德育活动课,实施了“三三段”式德育活动课新模式,即“抽象——具体——抽象”、“先总——后分——再总”、“理性——感性——理性”的从学习分析研究——实践体验感悟——总结凝练升华的新模式,新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提高,更加注重书本理论知识切实内化为学生做人做事的思想指南。
2、在充分尊重德育活动课实践、感知的同时,从知识认知的逻辑原则出发,设计德育活动课实施方案。每个专题项目分成四个阶段任务,以周为单位,每阶段一个任务,实施 “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次次有任务”。从知识认知,到消化吸收;从课本知识领会,到自我解剖反省;从设计调研方案,到实践调研感知;从调研分析归纳,到相互对应照镜子;从自我提高,到带动他人;从实践体验,到感悟梳理;从感性认识,到凝练升华,以班级为单位形成班级精神、班级愿景,最终实现以一个专题项目为点,拓展上升至职业精神养成。
3、在充分重视学生喜闻乐见的基础上,从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在具体实践体验中,从培养“六个能力、一个方法”入手,即学会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凝练的能力、自我成长的能力以及方法论的学习与运用,知行合一,努力实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文化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二、关于德育活动课新模式任务导向的实践探索
1、学院根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课程大纲,依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以及各专业学生不同年级的学习特点,牵头撰写出版了《德育活动课读本》为教材。教材以专题的形式分为16个项目,如“走进军营、磨练意志”、“勇于实践、服务人民”、“尽忠职守、爱岗敬业”等,要求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学习消化教材、设计实践任务方案、实践体验具体任务、感悟凝练升华,进而完成各阶段活动任务,体现“知行合一、任务导向”的指导思想及“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职业性”的职业教育特点。并确定了德育活动课的年级目标与内容:
大一年级以适应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基本养成为目标,二年级以文化素质、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三年级以岗位准备和准职业人素养准备为目标,通过贯穿始终的学习、调研、实践、感悟、升华凝练活动,注重文化素质、团队精神、行为养成,使德育活动课成为学校育人的重要部分,为最终实现高职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有效探索。
2、在活动课新模式推行之初,很多老师习惯了原有模式的上课方法,虽经有关专家多次培训,对新模式的实施仍然不得要领,落实起来困难重重。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反复实践,设计了德育活动课新模式流程,加强指导培训,效果良好。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组织学习-设计并实施调研-调研结果分析梳理。在此阶段由班主任组织学习教材专题项目理论知识,进行启发指导,学生根据专题项目要求目标,分成若干小团队。首先进行团队建设,形成团队精神或愿景并要求一以贯之,为完成相关任务构建组织保障并使文化育人的养分渗入活动始终;其次,进行团队讨论,根据专题教育目标确定调研方向,在人人撰写调研方案的基础上,形成小组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第三,团队分工合作,实施调查研究及问卷结果分析,梳理调研发现的问题,形成调研结果分析报告。通过学习、调研、分析研究,使学生对教材里的专题项目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实现从抽象知识到具体问题、从理性认知到感性认识的转化。
第二阶段:制定实践方案-实施实践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反思梳理总结。以小组团队为单位,组织实践,进行体验感悟。首先各小组根据调研分析梳理出来的问题,以从自我开始、整改问题为目标,设计小组实践方案,分配各成员实践任务。其次,根据实践方案,要求从自己做起,通过亲身实践修正,从其内心深处得到教育,提高认识,然后身体力行影响带动周围的人,最终形成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良好氛围。第三,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践情况,进行践行效果梳理,总结梳理出小组倡议或建议。本阶段可由班主任说明要求及注意点,学生自行组织。
第三阶段:凝练抽象-形成调研报告-制作小组汇报PPT-成果汇报相关准备。以小组团队为单位,在各小组倡议书的基础上,整理升华,抽象凝练出班级倡议或共识。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关于活动目的、调研方案、调研过程及发现的问题、个人如何实践、有何感悟及打算的总结,撰写心得体会或者调研报告,同时组织文字、视频、照片等材料,制作活动成果展示PPT。这一阶段实现了从具体实践到抽象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螺旋式上升。
第四阶段:活动成果展示-教师点评-理性提升、形成共识。在班级进行小组成果展示。事先安排学生进行场景布置,将他们撰写的个人调研方案、小组调研方案、过程照片、个人调研报告(心得体会)、小组倡议、班级倡议书等进行布置展示。展示形式可根据主题选取若干合适的方法综合运用,如:集体签名、国旗(团旗)下宣誓、PPT展示及评比、辩论演讲、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展示或评比、活动心得恳谈、活动视频交流、歌曲、诗歌朗、晒照片、晒活动趣事等等。
活动的最后环节是班主任指导点评,老师的点评需实现由具体实践活动到抽象梳理概括的上升,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具体的实践体验、感性认识,到总结凝练、升华至思维认识,回归到对活动目的的理性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达到德育活动课的教育目的。
三、关于成效的分析
德育教育、职业精神养成是贯穿于德育活动课四个阶段全过程的主线,这种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品德养成与职业精神养成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有效突破了一般课堂德育教育与日常教育活动各分领域的局面。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收获颇丰。
1、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
众所周知,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中,高职学生实际上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无奈的来到职业院校,理论学习成绩不理想;尤其是新疆职业院校学生80%以上来自农牧区,大多学生不要说才艺特长,就连流利的交流、融洽的人际交往都存在很多困难;更遑论连汉语都说不好的少数民族同学,所以他们自信心极度缺乏,很多同学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德育活动课为每一位学生设计一个参与的角色、一个具体的任务,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团队合作、实践体验这种能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学习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了解、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尤其是通过活动展示环节,他们看到自己的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自信心得到极大提高。德育活动课为实现学院党委提出的“托起农牧民孩子的美好明天”奠定了坚实基础。
2、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切实感受到学生收获很大,不仅实现了提高学生团队意识、社会交往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素质的教学目的,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科学研究方法能力、设计调查问卷及撰写调研报告文本等能力、自我成长能力、影响他人能力以及严谨、勤奋、良好的执行力等职业素质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他们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3、学生的职业精神得到提升
由于大学的教学、学习特点,大学的学生很容易形成班级观念淡漠,人际关系松散,团队合作意识缺乏、责任心不足等特点,正好与现代企业最关注的毕业生是否具有积极主动、团队精神、执行力、责任心等道德品行和职业精神要求完全背离。
德育活动课四个阶段中,大部分任务需要团队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学生们由一开始的不想合作、不愿合作到虽然合作,却个性张扬、十分别扭,再到学着合作、相互谅解、相互帮助,最终形成一个有着共同团队精神或愿景、能够团结一致的团队,责任心增强了,各项工作同学们争着想办法、出主意,都以自己的团队能在成果展示中得到大家的认可与赞扬而努力、而自豪。在德育活动课精品课竞赛中,都以自己的班级能成为学院观摩课而欣喜不已。
4、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加关键的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活三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活动课,以其“不断线、长流水”地矫正式体验教育,对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经过不懈探索,我们的德育活动课得到自治区德育专家高度评价,授课班主任被选中到2013年自治区德育年会上做经验介绍,教学方案设计获得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总课题组、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成果一等奖。新疆农职院的各民族毕业生得到社会、企业的高度认可,据麦可思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我们的毕业生呈现“四高一低”的特点,即母校满意度、企业满意度、 创业率、起薪率均高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平均值,而跳槽率却低于平均值。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王学利.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成果选编.人民出版社
[3]何成江.班主任承担高职德育活动课教学任务的实践与探索.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成果选编.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