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上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不断探索新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现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培养中逆向工程的探讨研究,试图找到更多的可能性,以一种逆向路径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性思维、自身成长进行探讨,得出其研究意义,从而为未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之路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闫婧,1987年生,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天津30035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指示,因此,不断探索新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到目前为止,在思考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问题时,我们每每习惯追溯到高职学生的培养管理那里。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职业学校学习?带着什么样的问题来?希望将来被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什么样的工作?等等问题,似乎是我们总也绕不过去的话题。但逆向工程概念的提出,以反向思维的角度入手,使我们更多关注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高职学生培养中的逆向工程研究问题的讨论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
而逆向工程研究不只针对工程设计领域,它作为一种方法及思维方式已经运用到众多领域。
对高职学生的培养需要一种思维路径,每位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前的情况都不相同,有秋招、春招、自主、定向等多种录取方式,因此也就造成了学生水平的高低。所以在职业教育对新生培养之初,并不能全盘照搬以往的经验模式,就好比处在一种“黑盒状态”中,如何跳出这个盒子,以一种全局思维的模式来进行育人,这成为了所有职业教育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尽可能的在实施前验证可操作性,减少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尝试将逆向工程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此是有必要的。
高职学生的培养是建立在使学生有一技之长,顺利就业的基础上的。过去制定培养计划是按照学校领导层的期望来制定,有时候会出现好高骛远。而执行起来会出现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反而适得其反,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好的结果。好在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者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修订,将执行的力度降下来,速度慢下来,以期待能产生好的效果,但有时结果还是不太理想。这是因为所要培养的学生们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学校外面的社会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因地制宜的方针来制定教育方案,这是过去的教育理念。但现在这个方案在如今也遇到阻碍。首先现在高等职业教育都是集团化、规模化,所要培养的学生们人数众多,没有可能为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来制定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再者就是培养的时间紧迫,在有限的时间内为社会输送大量学成的人才,使他们能充分适应社会,适应岗位要求,使学生们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所以,现在的高职培养用过去教育过程中的老套路已经行不通了,我们的高职培养现在迫切需要能够适应目前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理念。
首先考察研究,这是需要对刚入校的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统一测试,而这不是普通简单的测试,测试内容通过实际能力、生存能力、期望能力来得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具体就是以使教育者大概了解每个学生的现状、这种水平在社会实际环境中的适应程度、该学生以个人能力将来将来能达到的水平,根据这些参数的汇总得出一个他所适合的培养方案。但这又不同于过去的“因地制宜”。学校会将每个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汇总,情况相近的学生会被统一分配到相同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序列。接下来的不同的培养计划组都会运用逆向工程方法来划分为有针对性的个体级别或是小组级别的单元。这就要求教育实施者运用四个逆向工程所用到的方法。
你想要求这些学生最终能到什么样的水平?根据最终结果来制定培养计划。但这不是简简单单以结果推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目前的专业发展状况,用人单位需求及岗位要求做出培养目标。在课程安排上会根据这个目标来做出相应调整。比如电工电子工人岗位,需要加大安排车间演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课外组织活动,也尽量举办能增加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兴趣小组或是技能比赛。
请忘记这是学校这是课堂。仅仅听课,看黑板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很早以前教育者对书本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的认可。但如今,普通的实践内容也同样远远不够,比如兴趣,实践课,技能比赛。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实践模式来充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模拟身份和虚拟场景就可以运用在此。大多数参与的学生就是员工,个别学生充当管理者,员工根据管理者的要求来使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来工作并得到结果,管理者会按照所制定的标准来判断结果并衡量员工工作水平且打分。完全是模拟未来面对的岗位环境。通过这些生动的内容使学生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也使教育者清楚知道哪些培养方面的内容需要改进、需要加强。
在过程中不停改进,这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理念。在培养的目标制定中,在纪律及教学管理中,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中,都要求教育者与时俱进。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社会该行业岗位需要,用人单位对岗位技能要求的细节变化,需要适时增加内容,补充新兴知识,即使给学生灌输先进理念,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请用数据说话。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而在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高职学生培养中更需要有精打细算的手段。所以,光眼见还不行,还有有数据化的参数来呈现。目前这个培养目标小组下的相关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每年用人需求情况,主要龙头企业经营概况,相关企业单位每年对本校毕业生需求情况等等,运用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给出相关数据分布图。高职教育讲究的就是学生的就业情况,而根据一目了然的数据可以分析出这个行业接下来的就业大环境,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目前不怎么景气或是用人需求减小明显的行业,根据对某些学习该行业技能学生的一段时间的观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教育者可以将一部分学生同时也学习其他专业,这样既不会耽误学生的发展,也能使他们提前规避就业风险。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如何实现逆向工程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社会认可的人才。这就是学生培养模式,目前我校开办的职业教育订单班,是“学校+企业”,校企联合培养企业人才有益的尝试,并且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订单班”培养学生的目的已经很明确,就是学生将来毕业后很可能被订单企业所接纳任用。学校培养学生的最准目标是:学生必须是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理论,成为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合格人才。专业基础理论主要在学校课堂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一靠学校实习工厂,二靠企业工厂渠道来实现。如何实现校企的相互复制,一是要将订单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职务晋升、薪酬管理、质量管理、业务操作规范等各各方面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学生不能只到车间学习机器操作,对于将来所要就业的企业知之甚少,学生如何在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二是学生在实训阶段遇到的实际问题,一方面通过企业的指导老师通过技术指导解决;另一方面学校指导可以从理论上给予解答,使学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
2、降低培养学生的成本。这就是学生培养途径。目前学生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通过学校或者工厂的实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成本支出主要来源于学校、学生和工厂三个方面。学校除国家给予经费、学生缴费等筹集经费支出外,学校也可以发挥实习车间的作用,从企业接纳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品,为企业代工加工部分产品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赚取一定的报酬,或者学校允许开展“半工半读”的勤工俭学活动,降低个人学习费用。与此同时,实习工厂可以向国家劳动部门申请一部分资助,减少企业开支。
3、倡导学生开展第二专业学习。对于一般的高职学生来说,进入学校之后,只能按照自己最初报考的专业来进行接下来的三年学习,即使通过一定理论实践学习后发现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该专业,想要调换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开展第二专业,并从学校和社会角度给于一定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成多元化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4、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国家专业技术资格认定。通过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等级鉴定工作,并由相关实践经验的老师给予一定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顺利通过国家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认定,从而使社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认可。
5、尽快通过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位授予工作。目前国内仅有一所高职院校开展了专业学位授予工作,全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此项工作还属空白,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学位评审工作,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其他高等本科院校社会地位的公平平等性。因此,尽快在全国推广此项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学生培养中的逆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这项工程中,企业、学校和学生是主体,社会是客体,主体应该适应客体,客体促进主体的发展。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拥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在毕业后能将一份责任感和创新性思维带入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贾思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求我们的学生不只是成功,而是要拥有丰富的认识,不只是有用,而是富有创造性和责任感... ...”,希望在未来不久,职业教育在逆向工程思维的指引之下,将科学性与价值性、技术视野与人文视野,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从而使中国职业教育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3]赵婵娟.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朱斌.试论高技能型人才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6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