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论坛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坛资料 >> 正文 >>
增强竞争力 提高生命力 凝炼鲜明的农业高职办学特色
2014-10-28 10:40:39   来源于:

增强竞争力 提高生命力 凝炼鲜明的农业高职办学特色

杨予海 马黎明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湟源 812100)

摘 要:高职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学校要谋发展,必须创特色,特色就是品牌,有特色就有发展,有特色就能壮大实力,而办学实力则来自各种特色形成的合力。办学特色是一所高职院校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多年来,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跟经济发展彰显目标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专兼一体锤炼教师特色,引进企业文化打造文化特色,逐步积淀并形成了独特、优质和富有创新性的农业高职办学特色。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 特色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应该反映办学理念、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环境以及服务管理、校企合作和学生就业特色等许多方面。办学理念有特色,可产生感召力;办学目标有特色,可产生导向力;专业有特色,可产生生长力;课程有特色,可产生吸引力;环境有特色,可产生感染力;管理有特色,可产生影响力;校长有特色,可产生凝聚力;教师有特色,可产生示范力;学生有特色,可产生竞争力。

1科学定位,把握“支点”,走好“农”字特色之路

高职院校之所以能够办出特色,其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基于地方特色的经济,蕴涵着经济发展的特色。办学特色形成的背景差异不同,办学特色形成所经历的道路也不完全相同。不同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积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不同院校办学个性特点的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使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体系、教师素质、育人文化上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学校是否能在这些方面形成与高职类型特色相适应的办学特色,将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服务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实践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农业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努力凸显“农”这一特色与优势。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标准,通过对高原地区涉农专业高职教育办学特点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新形势下高原特色、青海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确立了科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树立了“脚踏实地,立足青海,依托行业、拓宽视野、面向现代化大农业,高起点,高标准,开放办学”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盯住‘农’字创特色,打品牌,稳规模,争效益”的发展定位,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产品质量来兴校”的办学理念和“做中教、做中学、做中会”的人才培养理念。秉承“创业、求实、奉献”的学院精神,“立足青藏高原、牢牢扎根农牧业,紧紧服务“三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结合新形势下青海特色农牧业发展的趋势,以服务于青海农牧业经济为己任,以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草原与饲料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龙头,进一步做“精”、做“强”农牧类专业群,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全力将学院打造成为青藏高原现代农牧业职业教育的特色名校。

2立足地方,服务经济,打好专业建设特色之牌

服务地方是地方性院校的办学定位。地方院校所处的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资源和经济基础,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也理应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着眼点和重要资源。所以农业高职院校就是要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坚持体现地方特色,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为地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抓住地方优势才能提升特色办学水平。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巩固优势专业,扶持新办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注重内涵建设”的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发挥优势,打造品牌。一方面树立“提高专业基础,培育专业特色,创建专业品牌”的理念,把优势特色专业——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草原与饲料及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建打造成建设理念先进、行业结合紧密,实力强劲、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另一方面,随着青海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不断审视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农牧业实用性人才的市场要求,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开设的非农专业进行调整,对就业形势不好、报到率低的专业实行隔年招生和停招,顺应市场需求,积极申报开设了宠物医学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和水产养殖专业。目前,学院开设24个专业(包括4个方向性专业),其中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植物保护(草原与饲料)、农业经济管理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兽医、宠物医学等5个省级重点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草原生态与旅游)、老年服务与管理等3个省级特色专业,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水产养殖等6个院级特色专业,含盖《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科)专业目录》中农林牧渔、电子信息、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六大类。

同时,学院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反复的探索,提出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建设策略,将课程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理念的树立、机制的健全、措施的落实等方面整体推进。近三年来,通过实施系列课程建设,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被教育部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为精品课程;14门课程被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 24门特色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申报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已通过了教育部审核,成为青海省高校成功上线的第一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工学结合,互动双赢,握紧校企合作特色之旗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所以与行(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高职院校要创建办学特色,必须在地方政府的统筹下,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互惠双赢”的原则,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统筹行业企业资源,将其合理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有效解决专业建设及特色培育过程中存在的显性和隐性资源不足的问题。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积极探索“多元式”办学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以贵德县种猪场为主的“工学结合型”顶岗实训基地;与青海天露乳业有限公司等 “校企结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技术服务和科技推广为主,积极服务当地农牧业经济,建成以青海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等“技术推广型”实训基地、与湟源县委县政府联合成立湟源畜牧业领导小组,建立了申中乡新泉良种肉羊繁育基地等“校政合作开发型”实训基地、西宁市动物检疫站等“校行结合型”实训基地等,以及山东得利斯集团公司、兰州正大有限公司等97个省内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场中校舍”建设,与青海三江一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河湟青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与青海天成大荣养殖公司组建了“青海天成青牧肉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各专业大力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与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分别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成立了“一力班”、“生泰尔班”和“民泽渔业班”,与亿林有机枸杞生物有限公司进行产学合作。同时,学院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出台了《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及学生管理办法》等制度,提高了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现场教学、顶岗实习、教师挂职、技术研发、兼职教师聘请等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市场、企业、行业接轨。学院与企业零距离结合,和企业达到双赢,成为了西部同类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范式。

4创新模式,深化内涵,夯实人才培养特色之基

衡量一所院校的质量和水平,一所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否受到社会、家长和同行专家的认可,归根结底要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特色并受到人才市场的欢迎,特别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是否能很快胜任工作,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否能成为行(企)业三创型(即创业、创造、创新型)的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决定了其学习载体、模式、环境及评价等都有着鲜明的职业工作特征,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按“做中学”进行教学设计,这就需要培养过程具有开放性,而开放的程度就取决于校企合作的深度。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于青海农牧业经济为己任,以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学新路子,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农牧业自然规律、区域经济特点和生产过程,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把学生的技能提升镶嵌在整个实践教学主线上,着力打造了畜牧兽医专业“理实一体化大轮回集中教学”、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季节性生产岗位轮训”、草原与饲草专业“生产主线、工学交替”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分块教学,技能递进1311”等具有青藏高原农牧业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一条主线。即坚持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主线,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二是强调两个结合。即校内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与校外实习见习相结合;将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使教学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围绕企业一线生产标准和工作要求,把课堂搬到牧场和车间,逐步加大顶岗实训的学时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达到三个标准。采用理论实训一体、任务驱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工学结合课程化;将校内考核与企业顶岗实习考评相结合,实施 “双证书”制度,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证书获取率达到96.5%,加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保证毕业生思想可靠、技术过硬、具有发展潜力,实现了“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要求。2012年以来,学院在全国农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参赛项目“农产品质量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测定”连续两年分别获得“第二名”;在青海省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学生创作的《39o宠物会所》荣获二等奖;学生在英语口语大赛中连续两年获青海赛区一等奖和二等奖,全国优秀奖;在青海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代表队获得了一等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复赛中获优秀奖。2013年底,我院各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0.13%。毕业生普遍得到了“专业水平扎实,工作态度好,动手能力强”的社会评价。

5内培外引,专兼一体,锤炼团队建设特色之本

特色源于创新、创造,一所高职院校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学术功底深厚、教学艺术高超、实践操作熟练、不断追求创新的“双师型”教师,其办学特色的建设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办学特色的建设,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全方位、大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院按照“内培外引,整体提高”的建设思路,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持续提高整体素质,近两年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学院先后制定并全面实施《专业骨干教师选拔及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选拔及管理办法》、《教师工作综合业绩年度考核办法》等办法,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人才培养培养机制和用人机制,充分推动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学院共组织完成了105名中青年教师全面完成了由青海省高等学校教师师德培训计划;108名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8名青年教师赴云南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研修提高;15名教师被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4名教师获得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证书;5名教师参加“135”工程培训学习;3名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完成了省教育厅第七批“省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进修学习;46名教师参加并完成了国内和省级“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学习和企业顶岗锻炼;4名教师获得青海省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荣获优胜奖。同时,不断邀请全国著名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10名教师参加了省高校微课比赛。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草原与饲料专业、草原生态与旅游专业四个教学团队被确定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教学团队。2013年,一名教师荣获“全国师德标兵”, 2014年一名教师获得“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永远是稀缺资源”。 创建办学特色对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还任重道远。农业高职院校只有瞄准区域经济的生长点并与其相伴生而发展,形成鲜明的带有地方经济与文化特色烙印的办学特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这就是高职院校的魅力,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振洪,嵌入区域经济发展 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J]. 中国高教研究.2010.(9)7-9

【2】陈建国,立足区域优势 服务地方发展建设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高校[J]. 中国高等教育.2012(6)14-16

【3】黄凤仙,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策略研究 [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0(9)8-10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