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论坛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坛资料 >> 正文 >>
全面深化改革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2014-10-28 11:39:06   来源于:

全面深化改革对高职教育发展的

机遇与挑战研究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郭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素质产业工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各级政府和企业逐渐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加大了政策的推动和资金的支持[1]。然而职业教育走向成熟的道路是坎坷的。“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许多人鄙视职业教育,导致职业院校招生困难,学生质量普遍低下。同时,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体系和办学模式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发展的要求[2]。一些院校为了追求利益,在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盲目扩招,不正当竞争,致使教育质量及社会认可度下降。这些都是职业院校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职业院校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求生存中求发展[1]

关键词:深化改革;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机遇;挑战

作者简介:郭卉,1984年生,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现任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能源学院教师,助理工程师职称,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地址: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2号,邮编:300350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全精神[1]、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寻求发展机遇加快崛起的突破之年[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深化改革给高职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挑战[1]

机遇一: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职业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其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4]。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加看重[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严重缺乏高级技工的现象普遍存在[6,7]。在不少大中型企业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职业技术人员“四多四少” 的问题,即初级技工多,中高级技工少;大龄技工多,青年技工少;传统技工多,现代技工少;单一技能的技工多,复合技能的技工少[8]

人社部最新公布《2014年度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招聘570.5万人,下降了10.2%,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例为1:11。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中、高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口显著。有55.7%的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数量,却远远超过求职人数。

《2014-2015珠海市技能人才紧缺职业目录》显示,目前珠海市共有78种岗位面临人才紧缺局面,缺口总数达到9.45万人,虽然较之上届公布的缺口总数11.34万人有所减少,但高级以上的技能人才缺口却高出上届近58%。

由此可见,技工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尤其严重,现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中国社科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指出,劳动力供求不匹配、技能劳动者严重不足,一直都是困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一方面,还是有大量劳动力在,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大量用工,但是有些岗位却得不到满足,很多人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8]。这就说明我们职业培训的市场、培训的体系和我们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间还不是特别匹配。对于全国各高职院校来说,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1]。提升产业工人素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国家经济的飞跃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水平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如何能够适应各区域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且能够很好的将需求转化为动力,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更上新台阶难得的机遇。

机遇二: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机遇

上世纪90年代,职业教育一度处于低谷:办学条件差,教学资源短缺、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招生工作一直阻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国务院决定“十一五”期间投入100亿元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到各级政府,给职业教育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引导全国600多所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这些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是有史以来少有的。同时,各地方政府领导已经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区域竞争的“软实力”。天津市投入10亿多元,完成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建设任务,占地10平方公里,办学规模5.8万人,拥有7所职业院校。广西全区共投入6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四川投入逾百亿元,显著改善300多所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

政府的政策上的引导和规范,法律法规上督导,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8],这些是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将为职业教育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投入,从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机遇三: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曾表示,职业教育产业要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转变校企合作模式,从浅层的形式合作进化到文化融合,共同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职教人才。由此可见,企业在发展和推动职业教育方面有着其天然的优势和不可低估的作用。构建职业教育产业文化链需要政府、企业与学校三方的深层对话,找寻利益的平衡点,实现共赢,将职业教育产业推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没有校企合作,就不可能搞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所有的职教学校,都应抓住校企合作创新发展这一关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兴,职教兴,校企合作衰,职教衰[6]。从前,企业为了发展,会高薪聘请一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但是,在对技术人员的技能进行培养方面却少有投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上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政策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独立办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将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新鲜的活力。

挑战一:传统观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阻力

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愿意上中等职业类学校的仅有14.3%,愿意上职业技术类高校的仅有25.3%[1]。人们不选择职业教育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就业前景不好,工作比较辛苦,收入及社会地位比较低等,因此就读职业院校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无奈之举。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观念中,职业教育是被冷落和“边缘化”的[1]。以前,国家提倡发展普通高中以及学术型高校,而学术型高校毕业的学生社会地位以及收入待遇都相对较高,从而使得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需求与实际情况产生了偏差。长此以往,由于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导致职业教育发展发展滞后于社会需求。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应是收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但在现实中却只有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在孤军奋战,从而极大的限制了职业院校的发展[9]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蔡茂洲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包括人才观等等的变革。由此可见,面对社会和民众的偏见,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树立新型人才观和教育观。形成一种正确的社会导向,即:社会不仅需要研究、设计型人才,同样需要操作、技能型人才与研究设计型人才,二者都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和类型不同而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政府应致力于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工人阶级的社会风气,从而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让他们主动选择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人人的教育[6],眼下,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难,但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职业学校不再是终结性的教育,可选择的继续教育的渠道将越来越多。活到老,学到老,职业教育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挑战二: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自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起,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进入开拓创新阶段。

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职业院校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反应不灵敏,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职业教育和经济“两张皮”[2]。因此,如何在理念、体制和模式上寻求创新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1]。职业教育应该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使学校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办学主体;构建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专业设置要注重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发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需要的专业,加强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开展“订单教育”和“订单培训”[10]。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理实一体的能力,使教师队伍深入生产一线,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4]。注重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步伐。同时要不断的向国外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新加坡的“立交桥”模式等[10]。结合我国国情,以市场为风向标,发挥开拓创新精神,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挑战三:质量与数量的平衡

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这本是好事,但是在利益面前,仍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办校风”和“扩张热”所影响,要平衡好学生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很多职业院校不断圈地、盖楼、买设备,疯狂的追求数量上的扩张,以至于出现了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同时,学校之间竞争越发激烈,很多学校采取了压低学费,甚至虚假广告等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欺骗学生及家长。这些无序的竞争,不仅伤害了学生及家长的利益,而且严重破坏了职业院校的声誉,使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职业教育更加尴尬。一方面学生没有学到一技之长,不能够在社会上尽快站稳脚跟;另一方面学校不能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导致企业对学校认可度下降。从而影响学校生源以及学生就业。

作为旨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在认真考量学校师资力量、实训设备条件的前提下,慎重扩大学校招生规模,稳步发展,平衡好学校学生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同时政府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注入,各大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多年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冷落,职业教育创新力的缺乏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权衡等都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现代职业教育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尹伟民.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 江苏教育报2014年3月5日

[2]王继平.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J]. 职教论坛2014年13期:5

[3]陈衍. 2014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前瞻[J]. 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06期:46-49

[5]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逻辑指向与实践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 2014年05期:95-97

[8]段素菊;庄曼丽;董新稳;贾玉洁.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决策-基于对北京部分大型企业的调查分析[J]. 中国职业教育2012年03期:22-26

[9]马妍红. 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7期:22-26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