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为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和核心创新能力。当代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材的竞争,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作为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工业农业大国,劳动者的素质便成为了决定国家未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条件。因此,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和任务。而实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途径就是教育,所以对我国工业发展而言,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职业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胡景泉,1957年,男,汉,天津市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能源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级政工师。通信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2号(邮编:3003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得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类职业院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材。近年来,职业院校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党和政府无论在政策上还是经济上都为职业院校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保障。为实施科教兴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得发展建设,国务院做出了几项重要决定:深刻审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重要地位,明确“十一五”期间改革与发展得目标;推进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加强领导,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政府从思想,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着手支持职业教育体系得建立与完善,为的是实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得目标,为我国未来得经济发展储备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此,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指出:“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由此可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得必要,也是国家教育体系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从国家教改纲要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便是服务于现代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有着其无可取代的优势便是和企业等一线产业紧密结合。因此,教育改革纲要中强调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便是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这个目标强调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时性,先进性和其实用性。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突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即我国的职业教育起点是初中毕业之后,可以直接承接九年制义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则更加全面,不同等级的职业叫育虽然有着相同的教育模式跟目的,但其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但作为一个教育体系,中职和高职应该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在共同的教育模式下,两种教育应协调发展,共同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更全面的完善职业教育体系。[2]作为以工业为主的发展大国,我国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几乎所有劳动者进入工作岗位后都面临这技术革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企业所需的不仅仅是只懂技术的“工人”,更需要具有高素质并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因此,教改纲要中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应把提高人民素质作为教育建设的重点。同时纲要中也强调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所以职业教育的建设应该是面向人人的一个普及大众的教育体系。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势,尤其体现在校企合作和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同时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的支撑。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目前的主流教育类型有两大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教育的教育背景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也不相同。普通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型人才,这类学生在学校主要为了增长科研创新的能力,而高校的另一职责所在便是不断的进行科研创新,在专业领域取得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而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便是培养适合工作岗位的一线技术型人才,为企业培养最合适的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两种教育模式完善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缺一不可,同时也可相互补充促进。但是目前的现状确实两种教育的投入比重失衡。[3]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教育类型也被打上了等级标签,有了“三六九等”,普通教育长期以来倍认为是高等的,主流的教育模式,而在美,德等国家倍受推崇的职业教育则明显处于劣势状态,甚至被认为是“低层次”的教育。
实际上,这是由于人们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同时缺乏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所造成的一种“偏见”。而这种长期形成的潜意识上的认知是最难以改变的,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以及后续发展的最大敌人。这种由根本上重新认识认同职业教育的改变将是一个长期并且艰难的过程。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已有了较为完善的学历升级体制,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学位以满足科研型人才在所属领域中的进一步学习提升。然而职业教育体系最高级别也仅限于专科层次,技术型人才无法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进一步的学历提升与深造。如果这些专科人才想要取得更高的学历和技能,目前只能升入普通科研型高校进修学习。从“技能型”的教育模式转变成“科研型”的教育模式,这不仅增加了学生转型适应的困难,而且无法体现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已获得的技能上的优势,更是对两种教育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2]而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专科层次的技术人才已不能满足高新工业的需求,当代工业更需要一批有较高个人素质和优秀技能的人才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高级技术型人才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高层次,高能力的职业教育模式和人才升级模式有待发展,这将会使我国未来技术型人才的能力素养有一个根本性的发展和改变。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大的优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因此,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与企业一线的经验交流,职业教育会变的盲目。当代科技发展过于迅速,在一些高新产业技术的更新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学校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可能在学生还没毕业便已经过时。而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优势便是跟企业的密切相连,从而满足企业最新的用人需求。因此,如果职业教育少了与企业的合作沟通,便失去了它最大的优势,培养的人才也不再适合企业的需求,学员的社会竞争力便会大大减小。而目前由于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健全,学校与企业交流的平台很难搭建,因此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所授知识已经过时或者无法应用于实践中的情况。
国家教改纲要明确了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和目标,结合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些不算成熟的完善和改进方案。
传统观念将教育分为了不同等级,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现象,人民大众也将职业教育视为“较低等级”的教育,这不仅违背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同时也给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要改变职业教育在大众心中的地位,首要的应该是国家积极的采取多种措施对职业教育进行推广。比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政策优惠,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来带动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良好的政策,优良的就业前景,将是职业教育地位提升的重要基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不易改变的,也是阻挠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完善职教体系并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的观念是需要党和政府大力支持的,仅靠学校有限的宣传是不足以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的。当然,改变人民对传统职业教育的认知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学校,政府等社会各种部门成员共同参与和交涉的。
作为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它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发展。中职和高职教育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相互沟通,互通有无,使职业教育成为一个有着不同等次并相互衔接的完善的教育体系。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缺乏更高的教育层次。学生无法像在普通高校那样本科毕业后能够再进修为硕士博士,职业院校的学生无法在毕业后获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而转型进入普通高校进修意味着由先前的技术性的学习模式转变为科研为主的学习模式,这不仅对学生的进修带来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是对之前职业教育所得经历的一种浪费。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工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能够提供更高的教育层次来为未来工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也应考虑到职业教育中不仅要在现有的高职中职教育模式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同时也应建立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模块,培养出职业教育领域的“硕士,博士”。
几乎所有的工业大国,科技强国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职业教育模式。比如美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综合高中和社区学院,这型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特征;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主要有劳动部门负责;日本职业教育主要是靠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德国则采取“双元制”教学模式,即企业学校密切结合,共同培养技术型人才。[4]
在所有的职业教育中,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企业参与程度最深入的。德国自二战后经济凋敝,然而就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德国一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工业强国,其制造业更是闻名世界。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取得如此发展,不能不说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特有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企业的深度参与,学校的积极配合,使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是专深型的。所以德国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值得同为工业大国的中国所借鉴的。
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其有着广泛的校企合作传统。企业的加入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接受最先进的工业技术,迅速成长为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产业特征来培养后续的生产力量。理想的校企合作应该是企业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导,它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而学校作为基础辅助提供工业理论基础和一个联络企业的平台。可以说,理想的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的教育模式。然而由于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健全,深度的校企合作还不能完全实现。中国的企业无法做到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学校仍担负着职业教育的几乎全部职责。所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企沟通是职业教育走向成功的重要环节。校企深度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均意识到合作对双方发展的战略性意义,同时政府制定相关的教育管理政策来规范和促进校企合作顺利进行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中国未来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应该是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达成一致并共同参与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其具有时代性,连贯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5]体系的构建涉及到很多领域,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长期的工程,因此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同时需要所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以上论述仅是笔者个人见解,定存在许多不足不周之处,请谅解,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同行批评指正。
[1]马树超,范唯,郭杨.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11(21).
[3]欧阳育良,戴春桃. 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4(1).
[4]马思媛. 现代教育体系如何构建[N]. 中国教育报,2004-2-12(3).
[5]谢晶,游静,陈建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