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就业指导机构不够职业化、就业指导工作专业程度有待加强,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和长效性亟需构建完善,就业指导的方法手段单一,与社会对接不够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高校在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已然变化的今天,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不强。高校要实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开展丰富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致力于形成浓郁的就业创业文化气息、提升就业指导理论支持力度。
当前,“90后”青年已是大学生的主体,这一代青年人思维活跃,思想上追求独立,追求个性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更期望毕业后自己能有成功的职业。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客观需求,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一新生就开始进行。高校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质量体系以及未来形势,从认知、能力、职业素养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尽快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结合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和个人能力素质来综合判断,自己适合何种职业,找准行业领域,确立优势所在,从而形成系统、鲜明的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已经成为就业指导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必须正确看待就业竞争压力和就业风险,选择能够施展自己才华,发挥自身特长的职业岗位。创业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创业的目的、创业的内容和创业的正确方法。
随着高校就业政策的改革,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就业指导工作应帮助大学生了解在就业过程中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应聘技巧。比如:书写自荐信、准备求职材料、充分展示自己、把握面试礼仪、正确使用协议书等等。大学生掌握这些就业知识和求职技巧,可以避免由于各种技术原因导致的求职失败。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由于主观上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加上客观上的诸多制约因素以及就业压力和困惑,容易在择业时产生矛盾心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通过就业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不断提升求职择业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和变换职业的适应能力,促使学生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近几年,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就业政策及劳动人事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快速的变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及时、准确地向大学生宣传有关新的就业政策,帮助其正确了解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实现顺利就业。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预测就业动态和人才的供需情况,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技能的要求,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对他们的求知择业行为起到帮助和导向作用。
各高校虽然专门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机构很难代替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人员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大多不是专业的职业咨询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不及时不全面,社会阅历相对不足,无法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而进行有效的指导。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只是停留在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请几个校内教师或极少的专业人士开设就业讲座、落实政策性国家项目就业以及盖盖章、统计数字等工作内容上,缺乏对学生系统性的全程指导。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上应考虑从学生入学后分层次开设职业指导以及相关课程。如今,大学生盲目考证的现象较为突出,开设就业指导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考证,尽量选择能与自己将来发展相结合的专业。
高校大学生对自己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或有关联的行业了解甚少,接触社会机会少,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化不了解,无法及时调整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去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部分高校有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当时的就业政策和形式,大学生择业程序方法与就业技巧、高校学生职业能力考核与评估、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课程的授课方式也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满堂灌,较少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学校层面,就应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建立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应使就业指导课与其他课程一样,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统一建设。高校应当组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并将师资队伍的培养目标、人员构成纳入到学生的总体工作计划中。就业指导队伍应当体现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并且吸收社会各界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高校应当重视对就业指导队伍的定期培训,使师资队伍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还应拥有较强的政治素质。
(二)拓宽渠道,培养意识,开展丰富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
就业指导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的具体途径。高校应为学生多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具体来说,一方面是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组织学生参观体会企业创业经历和运营状况,让他们在热火朝天的社会工作中明白创业的过程、感受职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不良思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教学实践基地和行业企业,通过产学研的相互结合,使之成为大学生就业实践的平台。
(三)利用资源,完善机制,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校友资源、行业资源是高校宝贵的资源,校友对母校有着情有独钟的情感。校友与在校学生有着相似的求学经历,他们的求职经验、社会经历或创业故事对当前在校学生更能产生共鸣。校友遍布社会各行各业,有的是行业骨干,有的是管理精英,有的甚至拥有自己的企业,这些都是可以充分利用达到共赢效果,以行业资源、校友资源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应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安排学生实习和就业,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及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
高等学校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培养具有职业意识、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职业创业文化氛围。事实证明,如果在一种文化氛围中,自主创业的精神和行为能经常受到社会的鼓励和支持,创业人才就会大量涌现,创业的成功比率就高。高校营造创业氛围,要在精神和舆论上将创业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分忧,对社会作贡献的高度,崇尚创业、鼓励创业,让创业者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英雄。学校应积极宣传一些成功创业者的事迹,尤其是要让自己学校校友创业成功的事迹唤醒广大师生的创业意识和欲望,使大学校园里充满着浓郁的创业文化气息。
(五)整合力量,加强研究,提升就业指导理论支持力度
高校要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时间较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限,对于它的基础条件、支撑条件和外国经验的借鉴、消化的研究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高校要整合研究力量,提高理论支持力度。从发展来看,一方面,亟需对职业标准、职业分类以及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职业群和职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另一方面,亟需建立对人的评价研究,也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客观地评价、认识自我的心理测试工具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结合,是就业指导工作所必需的理论支持。
[1]李湘,就业指导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2]唐雁,许晓辉,于长海,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初探[J].农业与技术.2008.2.
[3]管素叶,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的通识创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