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论坛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坛资料 >> 正文 >>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2013-12-12 20:23:42   来源于: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精神文化构建为例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陈立娥 封 寒

摘要:本课题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理想农林、人文农林、特色农林、创业农林、和谐农林等五个方面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为例,说明只有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才能形成优秀且特色鲜明的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关键词:农业类高职院,校园文化,精神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内化形成并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校园里通过参与各种课外文化活动所形成的校园精神构成的群体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业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隐含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中,它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组成部分。

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具有诚实、节俭、勤奋的优良品质。但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也使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大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交际能力普遍较差,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分析能力不够,社会适应性较弱,职业能力有待全面提高。如何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三年的大学生活,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意识,尽快完成学生向社会人身份的转变,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毕业时顺利就业,这成了当今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完成这一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突出思想引领,打造“理想农林”

(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夯实思想基础

学院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引领学生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全院深入开展“科学发展,青年先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研讨会、演讲赛、报告会、主题团日等活动形式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落到实处,体现效果,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意识。

(二)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邀请雷锋同志的战友走进校园做专题报告;利用纪念“辛亥革命”运动100周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建国62周年图片展和“红色电影月”等活动,用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中国青年运动的艰苦历程,激发青年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选树优秀典型,发挥示范导向作用

进一步优化“五四”表彰和学生工作评优体系,通过每年一届的 “十大农林学子”评选活动,表彰一批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挖掘毕业于我校、扎根农村一线的就业创业典型代表,结合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扩大优秀典型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典型、修身立德、立志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坚持用丰富多彩的人文文化引导大学生,突出文化品味,打造“人文农林”

现在大学校园里文化氛围很淡薄,学生只关注专业课的学习及各种职业资格证的考取。他们眼中除了专业还是专业。学生生活单调,除了上课,网络占去了他们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使得大比例的学生的精神寄托于网络游戏、网聊、网恋。学生普遍对大学生活失望、寂寞孤独、内心压抑、没有理想和追求,大学校园里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今天我们的大学校园,非常缺乏汲取精神食粮的平台,大学生不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诚然,学好专业对于高职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只有技术,而无其也,岂不成了工匠?大学生需要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面对越来越重的社会压力,只靠技术显然是不行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鲜明地突出现代社会的时代意义,始终预示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努力培养的人才应掌握现代社会拥有的新技术,还应具有把握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我院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文明人”为宗旨,对衰微不振的人文教育给予深切关注,用开放的眼光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来教育面向国际社会的现代大学生。

(一) 健全考评机构,完善监督机制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和主力作用应充分发挥,我院努力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指导、管理队伍。由组宣、教务、学工、人事等部门抽调力量组建学院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办公室,具体分工,各司其职。制定师生操行考评机制,并使档案资料的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学生在校阶段的德育考评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并与课程考试一道,作为该生能否正常毕业的量化考核标准之一。教师的日常操行记录也应作为年终考核合格的基本条件。

(二) 加强社团、文娱、体育等学生活动的领导与引导,大胆注入新的内涵,不断提高活动的文化品味

如我院的校园网站、广播台、校报(农林青年)等新闻传媒,其基本队伍是学生。实行定期培训,坚持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制度。传播内容以服务校园文化生活、传播中心工作信息、报道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名曲名作赏析、名家的政治和学术讲座为主,在保证稳定专栏的基础上又有新的面孔出现。作为农业类高职高专院校,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们还成立了书法协会、思想政治研究会、文学社等。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这里学知识、练能力、长素质。

(三)爱国主义、公民意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细化、量化、经常化

首先,通过整体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将人文精神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常生活中去。一是精心打造校史展馆。校史馆是收集、研究、利用和展示校史资料的地方,是永久保管学校校史档案的基地,也是对全校师生进行尊师爱校教育的场所。二是凝练校训、校歌。寓意深远、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蕴涵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的校训和校歌,能激励和鼓舞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催人奋进。三是构筑校园文化长廊,宣传名人佚事、重大活动,用以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图强、立志报国之心。四是进一步优化网络、广播、橱窗、绿化带、背景音乐等文化载体。五是大力促进教室、实验室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服务社会。六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优化服务育人环境。教职工、党员挂牌上岗,自觉置身群众监督之中;文明窗口、品牌摊位、风味小区都挂牌服务;厅堂之内,有电视传媒、报刊杂志、先进模范专栏。师生在这里收获的不只是肚腹之需,更重要的是一种高雅、有底蕴的文化休闲。通过校园文化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逐渐熏陶,我院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坚持用多种方式的农业文化感染大学生,突出品牌文化,打造“特色农林”

(一) 做强校园文化品牌,营造农业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的爱农情结

通过整体构建农业校园文化氛围,将“农林”特色的校园文化定位为学院的主导文化。为展现农耕文化,我院在江苏农博园内建成面积27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馆,分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三大篇章。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农业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农业意识;为展示现代农业文化,通过建立江苏省林木与草坪基因库、无根植物生产区、循环农业区、现代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南方牧草种子繁育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区,让学生参与其中,培育了学生的现代农业意识和爱农情结。

(二)繁荣品牌社团文化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进学生兴趣社团与专业社团的共同发展,我院合理规划社团构成,整合校内社团资源,组建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了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社团,打造一批学生欢迎的精品社团和品牌社团,成立了插花协会、组培协会、营养协会、茶艺协会、农机协会等涉农社团28个。其中,茶艺协会多次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农博会,还专门赴澳门进行茶艺展示;插花社团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三项,充分发挥了学生社团在发展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活跃校园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坚持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素质拓展形式培养大学生,突出就业创业,打造“创业农林”

(一)深化社会实践活动

2010年,以我院在省内结对共建的10个示范村为重点,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健全和完善实践项目的评估制度、考核奖励制度。在坚持社会实践项目立项申报制的基础上强化“三个结合”:即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与解决社会热点和群众需求相结合。全面推进“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农、爱农、亲农”情结,激发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热情。

(二)推动科技创新活动

举办学院大学生科技节,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创意设计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力争将这一活动做出实效,提升我校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科研的指导和培训,加强对学生科技型社团的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 “挑战杯”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创新大赛。

(三)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

为服务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我院通过开展优秀大学生就业报告会、校友创业报告会、企业家报告、就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引导农林学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围绕“如何成长为农业高技能人才,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举办了系列就业创业讲座,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和竞争力。依托创业社团,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形成了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目前我院已形成了课堂生产实训创业社团38个和第二课堂法人型创业社团5个、模拟创业社团11个、兴趣创业社团36个等百花齐放的校园创业文化格局。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主动加强与企业单位的联系,营造特色校园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一定的行业、职业和岗位的文化熏陶下,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行业、专业和岗位文化的影响,被赋予更高层面上的知识素质和文化品位,使学生成长为热爱岗位、领悟岗位和拓展岗位发展的人才,而不是简单的熟练工人。为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和可持续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五、坚持用完善的服务育人机制感染大学生,突出人本关爱,打造“和谐农林”

(一)加强机制建设,高度重视并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式、新任务和新考验,必须密切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重点加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背景下学生思想动态的趋势性分析,防止学生把利益诉求与政治诉求、高校问题与社会问题相混淆的倾向。建立信息收集、信息报送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切实维护学校稳定。

(二)强化服务能力,关心和服务困难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扶困助学工作,完善关心和服务贫困大学生的长效机制,实现对贫困生成长的全程服务。继续做好“一元钱爱心基金”和“爱心棉衣”、“爱心车票”主题捐助活动;努力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及勤工助学岗位,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难题;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激励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奋发成才。

(三)关注学生身心和谐状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理阳光工程”,开展“5.25心理健康周”活动,强化学生心理教育和疏导,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中各种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情感上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开展预防犯罪、预防艾滋病和日常卫生健康等教育活动。注重发挥团属宣传阵地和载体在心理健康、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优秀而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文化具有最基本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遵循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的农业类高职高专校园文化,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若干意见.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