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至少有一年的时间不在校内集中学习和生活,这给原本学制就短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阶段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管理方式、培养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策略,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主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技能的教学形式,在企业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其占用的时间比例相对增多,尤其是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至少有一年的时间不在校内集中学习和生活,许多专业的实习又是分散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按照以往的程序发展学生党员,就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发展党员的质量。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2+1的培养模式,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在实习生的教育与管理上,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安全教育与专业技能掌握,而对实习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实习学生党员数量不多,不影响大局,或认为实习学生党员分散各地,教育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较少对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进行调查研究,较少与实习单位基层党组织沟通交流,拿出有针对性的教育与管理的措施。这就给实习期间尚处于培养考察阶段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下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如果只是以简单的思想汇报、参加固定模式的组织生活和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为依据往下发展的话,发展质量恐怕难以保证。这种情况亟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跟进。而目前,有些学校虽已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却没能像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出现了盲点,至今没有多少成型的实习学生党员培训和管理制度出台。
高职院校普遍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机制,与日益增多的大学生和大学生党员人数相比,院(系)党建工作队伍力量明显薄弱,除院(系)党总支和党员辅导员外,其他专任教师党员基本上不参与党建工作。而这些主要党建工作者既要忙于校内外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又要发展和培养党员,所以对实习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
目前,对实习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上往往只是要求他们定期写思想汇报,交回院(系)党组织。在发展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评议时,往往也是形式,即个人思想汇报加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往往是掌握专业技能方面的),其他同学或教师评议,而这些评议大部分还是停留在该生在校时的印象。这样对实习生进行组织管理与教育,很显然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能真实反映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在校外实习期间的所作所为,尤其是思想上的动态变化。事实上,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由于身份和环境的双重变化,心理也会产生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他们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党组织在他们心里的威信便会大打折扣,甚至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放任自己,脱离党组织。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由于学生实习企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一是组织关系转移难,像一些私营企业,没有党组织,不能接纳学生的党员组织关系,使党员的活动游离于党组织视野和联系之外,党在这些组织中也就难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二是组织活动落实难,一些学生党员因工作原因无法回校参加党员组织活动,而所在实习单位企业主为非党员,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怕因此影响到企业效益,故企业中根本没有党组织或有党组织也流于形式,更谈不上接纳实习学生党员开展党组织活动了;三是经常教育坚持难,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不能一曝十寒。但实习学生党员因与企业存在双向选择的关系,其流动性大,往往难以坚持经常教育;四是权利义务监督难。由于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流动性大,情况千差万别,基本没在学校,造成既不向原党组织汇报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又未能参加实习单位党组织的活动。造成学生实习期间组织松散,给教育管理造成一定困难并直接影响培养质量。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难成困难。
(一)创新组织管理方式,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培养教育、组织发展不断线
按照以往学校单一的组织管理方式,那些到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不在校集中学习和生活,在履行组织发展手续时往往因材料不完备而失去了往下发展的机会。这种作法,对那些积极要求进步,品学兼优的实习生有失公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辽宁职业学院创新了组织管理方式,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培养教育、组织发展不断线,将大批优秀的实习生吸收到党组织的怀抱中。
在学生顶岗实习相对比较集中的企业,学校的党建工作及时跟进,与企业共建党支部。共建党支部主要由企业负责,学校定期派出组工干部随访,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及行为表现,与企业共同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在此期间,顶岗实习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与企业员工一起过组织生活,向共建党支部进行思想汇报,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学生顶岗实习结束,企业在实习鉴定中,除评定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预备党员的日常表现给予评定,以此作为学生下一步组织发展的依据。
在学生顶岗实习比较分散的地区,打破专业界线,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由顶岗实习的优秀学生党员和学校定期派出的组工干部共同负责。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按照党章要求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听取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思想汇报,负责对他们进行培养考察,为其下一步组织发展提供依据。
无论是与企业共建党支部,还是建立临时党支部,前提是首先要建立学校组工干部定期随访制度。开展组工干部定期下访活动,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组织生活的管理。一是要求组工干部定期走访顶岗实习企业,与实习生座谈,向企业党支部了解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把握他们的心路历程。二是定期下到临时党支部参加并指导学生的组织生活。在与学生一起过组织生活的过程中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给予组织上的培养、教育和关怀。三是将学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及时传达给实习学生加以贯彻落实。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时空的分散性,为便于管理,建立院系两级顶岗实习组织管理网络交流内部平台。学校层面的由组织部负责建立“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工作群”通过互联网向各系传达学校组织工作的总体部署,发送顶岗实习期间的党校培训通知及教育培训内容等。各系建立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工作群”负责向自己系里顶岗实习学生传达学校有关组织工作的各种通知及教育培训内容。与顶岗实习学生就教育培训内容和实习当中遇到的热点问题等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也可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实习心得,各个实习点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二)创新培养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使之更贴近学生的顶岗实习生活
参加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具有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准员工,他们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肩负着学习和工作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学习环境与角色转换的巨大压力,期间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不适,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此时,可以利用组织生活会开展“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主题演讲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的这种情绪宣泄又有利于他们正视问题,自我调试,进而内化为上进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此项活动着眼于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生活和切身体会。如,“第一次顶岗”、“我眼中的企业(或企业老总)”、“我所在企业的经典故事”、“我们车间的模范人物”、“我参加的一次企业活动”等等。通过讲述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在的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人物。从而更快地融入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员工。
此项活动旨在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主人翁精神。既是进言献策,就有被采纳和不被采纳两种情况,无论采纳与否,对学生来讲都不是一件坏事,被采纳,自信心倍增,一扫不如本科院校学生的“阴霾”;不被采纳,也会从中找出差距,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习经历,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思想汇报,回顾和总结自己主观世界进步情况,明确今后努力方向。要求不能单纯地局限在思想境界转变上,还要深入内心,找准重点,突出实情,达到有所察、有所悟、有所进。为下一步就业打好思想基础。
[1]董炯华、宋刚永、薛金东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2]朱利萍,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