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论坛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坛资料 >> 正文 >>
课堂学习,实践体验,环境熏陶——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3-12-10 20:07:42   来源于:

课堂学习,实践体验,环境熏陶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何锐连、李霞、王志雄

[摘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立足高职学生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实效的理念,突出职业性、融合性、针对性、实效性,政策支撑、保障机制、智力支持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保驾护航。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课堂学习、实践体验、环境熏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初见成效。

[关键词]课堂学习 实践体验 环境熏陶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把思政课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一、理念与思路

(一)理念:以人为本,立足高职,增强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是我校思政课教学工作长期以来坚持的理念。从思政课教学角度而言,以人为本,就是要立足高职,从学生重技术轻理论、强感性弱理性的特点出发,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路

依据理念,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突出职业性;与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相结合,突出实践性;与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相结合,突出实效性。

二、措施与成效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校思政课教学形成了以“课堂学习、实践体验、环境熏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科学践行了“三全育人”的理念。

(一)课堂学习,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整合教学内容,坚持思政课教学的原则性、方向性与实效性

我校思政课教师发扬团队精神,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围绕道德法律素养与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这个主题,确定了高职身份的定位、职业理想的确立、创新精神的培养、职业价值的实现、诚信意识的培养、网络道德的养成、职业道德的践行、法律思维的培养、基本法律制度的了解等十个教学重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根据教材的逻辑结构,整合为六大板块15个主题开展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程根据教学要点及备课会的精神,采取“大报告+小课堂”的形式组织教学。为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思辨能力、提升精神境界,我校还增设了《哲学基础》必修课程,讲授本体论与人生之道、认识论与求真之道、道德哲学与善恶之道、美的哲学与审美之道、科技哲学与文明之道和哲学思维与辩论之道,形成了较为完整而新颖的教学体系。

2、创新教学方法,遵循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性、主导性与科学性

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除了讲授式方法外,我校还借鉴专业课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法,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就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实际,学生所学专业和个人实际等问题开展专题研讨;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有争议的重大理论及现实热点问题组织演讲、讨论、辩论,如网络语言会冲击(丰富)中国语言文化、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社会(个人)、个性张扬(统一规划)更适合学风建设、医德比医术(医术比医德)更重要等;通过实践亲临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小品塑造情境、表演创设情境、视频再现情境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这些方式不仅尊重了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而且还实现了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性、主导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

立足高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在每学期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思政课教学都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近年来,我校《概论》、《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先后获得广东省优质课程立项并以优秀通过验收;思政课教师在广东省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片与教案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广东省思政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5项。

(二)实践体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内化作用

1、形成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将强化实践教学作为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校内,主要采取专题研讨、演讲比赛、辩论赛、模拟法庭和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在校外,主要采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法庭旁听、顶岗实习、“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形式。为保障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我们依托顺德资源优势,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历史及成就展示、现代企业成长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建设5种类型11个思政教育基地。为了真实再现师生们的实践成果,思政部每学期各课程汇编一本实践教学论文集、相关职能部门每年编辑出版一本《社会实践感思集》。通过对实践成果的整理与汇编,既总结了经验,又为下届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提供了指导与示范。

2、构建了思政课实践与专业实践全面融合的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实践机会多,为避免实践教学内容重复、形式雷同等问题,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融合十分必要,因而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教务处组织的专业实践,学生处、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配合,部门选派优秀教师挂职业学生处,所有思政课教师兼职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深入校内专业实训室,帮助专业教师制定实训室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并为学生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培养讲座,帮助学生树立风险防范与权益保护意识;深入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一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将反馈信息指导思政课教学,以增强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近年来,我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不断增强。广东省教育厅对2012年全省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情况进行了折合统计,我校学生得分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省内其它同类高校。近5年我校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8%以上,毕业生职业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我校毕业生最突出的优势是敬业精神、诚信品质、道德修养与法制观念。

(三)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浸润作用

1、利用校园环境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规范行为习惯

我校的校园景观已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育人链,学子们通过迈入集虚怀若谷与开拓进取精神为一体的大门,受到融传统思想与现代技术为一炉的“智慧门”的启发→领略“日景”“逝者如斯夫”的时间感与历史感→体验“科技迷宫”所营造的人生曲折、“螺旋形上升”的氛围→走过显灵动妩媚与生生不息为一景的碧桂园湖→观赏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鹅居→感受“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池→感佩热心人士捐资助学的企业林→感受母校春晖寸草的校友林→感念同心协力的同心林→感知臻达“六艺”壁画的知行合一的标准→励志而思智的智园等景观建筑,思政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完美人格。

我校学生文明习惯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秩序井然地排队等候公车,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到我校目睹此事之后认为,从排队这样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精神风貌,彰显出思政课教学的育人成效。

2、通过社会环境培植学生职业精神、法制观念,明确社会责任

思政课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的、格兰仕、科龙等企业接受生产环境的熏陶,学习工人的劳动态度与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听报告和旁听等形式让学生到戒毒所、法院接受熏陶,使学生明白增强道德修养与法制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到抗日烈士陵园进行悼念等活动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校127名师生为奥运会提供2个月的餐饮、住宿等义务服务,由于表现突出,我校学生随即“免检”受邀服务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思政课教师适时介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学的指导作用,培养职业精神、树立法制观念、明确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经验与特色

(一)省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规划与评估督导为思政课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近年来,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课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出台了优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名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和保障体系建设“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系列政策,为思政课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科学制订思政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五年一轮的专项评估,加强检查督促,确保了政策的落实。

(二)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与准确定位为思政课改革和建设构建了坚实的保障机制。

学校党委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反复强调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理顺体制、加强领导、经费落实、课程设置等方面落到了实处。2007年成立直属学校党委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由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共同主抓思政课的改革和建设工作;经费保障上,在保障思政部日常开支的同时,为思政课校极精品课程和省级优质课程提供配套资金,还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课程设置上,我校不仅严格按“05方案”的规定开齐课程,给足学时,落实学分,还开设了48学时的公共必修课程《哲学基础》,资助出版了《哲学与人生智慧——新编高校哲学基础教程》。

(三)“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思政课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校严格实行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竞争上岗,动态管理,把好使用关,重点培养和全员培训相结合,把好提高关,尤其是通过抓学习、强培训、促交流、传帮带,强化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的知识魅力,以真才实学吸引学生;通过树典型、塑灵魂,强化师德素养,提升教师的情感魅力,以真情实感吸引学生;通过创条件,组团队,拿项目,拓视野,强化科研素质,提升教师的学术魅力,以真知灼见吸引学生,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逐步形成了一支立场坚定、善于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

(四)立足高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为思政课改革与建设开拓了新局面。

高职学生理论功底不深厚、理性思维较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教学中我们优化内容、强化实践、拓宽渠道、改革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1、以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的专题化理论教学。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不盲目追求学科研究的前沿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是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转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将理论中最精华的部分整合成若干专题,按照精要的原则开展理论讲座。

2、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根据社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我校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利用校内外资源,设计了各种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块,如专题研讨、生涯规划、模拟法庭、模拟招聘、辩论比赛、演讲比赛、读书征文、诚信协议签订、影片赏评、等课内校内项目,把社会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研讨、演讲、辩论等活动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理解与体验,又如参观调查、顶岗实习、“三下乡”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企业家面对面、义工活动等,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学会做人。为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我校将实践教学活动计入总成绩的考核范围,占总成绩的40%左右。

3、以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式网络教学。近年来,我校加大网络课程建设力度,思政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对话交流和课程答疑,拓宽了教学渠道,实现了开放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4、以高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为特征的行动导向式教学。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借鉴专业课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法,以教材为根本,以实际问题为中心,选择有争议的话题和鲜活的素材,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讨论辩论、情境教学等方式,引发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引导学生形成共识。

(五)构建协作机制、实现部门共同给力为思政课改革与建设整合了人力资源,形成了教育合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思政课课程实践、教务处专业实践、学生处社会实践初步构建了以学校党委为领导,宣传部、思政部、教务处、学生处、校外基地等部门加强横向联合、致力部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避免了不同职能部门开展实践活动各拥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等现象的出现,同时为思政课实践教学解决了人员短缺的实际困难,有利于整合了人力资源、实现共同给力、形成了教育合力。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