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论坛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坛资料 >> 正文 >>
在创新主体的组织进化中提高高职院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2013-12-10 20:35:50   来源于:

在创新主体的组织进化中提高高职院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胡庆平

摘要:创新是有组织有意识地努力的结果。创新既需要来自基层的自下而上推进,也要有源自高层的由上而下引领。从某个人创新到几个人创新,到创新团队、创新组织、创新组织集合,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使创新主体在组织进化中保持持久的创新活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实践过程。科技创新如是,企业创新如是,高校育人创新如是,高职院校党建创新也同样如是。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创新;

党建创新是新时期党的工作永恒的主题。在高职院校中,党建创新就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来开展。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技能性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必然是开放性的,而参与主体就会是多元的,是需要借力于行业企业共同完成的。因此,党组织在开展创新活动时就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在实践中要契合高职教育特点,用创新的方法在将党的育人理念及核心要义润物无声地渗透其中,使党建工作在统领和把控育人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一、在唤起基层创新热情中培育党组织的创新团队

事实表明,很多时候,创新的动力和实践往往来自于积极进取、跃跃欲试的基层。工作中我们发现,建立在教研室的一线党支部,党员的创新能力很强,招数很多,效果很好。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发现问题,也会随时思考,随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新做法,却能解决大问题。因而,源自基层的党建创新活动就会作为党建创新最本原而且也是最广泛的土壤和基础,而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创新的动力源泉。这种自下而上的党建创新,初期会在党组织领头人(党支部书记)、有威望的党员或几个党员自发行动和自我推进中找到成就感,这时上级党组织再由上而下地支持一下,引导一下,加一把柴火,给一点激励,就可以激发出党员作为党建创新主体源自内心的不断创新的动力,把这种热情保持下去,形成良性循环。

“入党积极分子修养和践行的15点要求”是工商管理系党支部教师党员在2005年,针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日常学习生活的特点,结合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从品格修养、学习纪律、人际交往及日常表现等提出的具体化、可操作的管理要求。如上课早来点(提前10分钟),平时小事让着点(宽容别人,修炼自己),思想汇报主动及时点(两月一篇文字汇报),励志经典读一点(两个月一本)……这15点,虽然只是一点点儿,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有着非常好的助力作用。而且,在督促学生做好15点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对教师党员提出了要求。要帮助学生做到这15点,教师党员首先要有意识地带头,先督促学生党员做到,学生积极分子做到。在先进分子的带动下,大多数学生也就跟着做了,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就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出来了。

在“创先争优”实践活动中,金融系教师党支部党员开展的“教师党员下班级”活动,也是基于教师党员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密切接触,既可以通过党员把“立德树人”的意识变成自觉行动,去培养学生,还可以在耳濡目染地熏陶中将教师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作用发挥出来,春风化雨般地影响、感染学生,这种以党员人格魅力润物无声的无痕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更为深刻,更为有效。金融系教师党支部的党员在这三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从创新,到坚持,到深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推进,做慢功,做实功,使学生的学风建设、整体素质走在了学院前列。金融系教师党支部也在党建创新中不断有新做法、新经验、新效果,成为学院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团队。

创新项目的成功也培育和激发了创新团队的创新活力,这样的创新团队是创新组织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在激发创新活力中壮大发展党的创新组织

创新组织的进化是有基础的渐进演化过程,是在巩固成果中的积淀与传承。由创新团队逐渐发展壮大,形成的创新组织,规模更大,组织系统更完善,创新能力更强。党总支作为党建创新组织就是以党支部为创新团队为基础发展而成的。

而创新型组织需要有良好的创新传统和制度化的创新机制,需要组织领导、基层动力和运行机制的鼎力支撑。在党建创新组织中,既要有一个领头人,党总支书记就应担负起这样的角色;需要来自基层的动力,即在岗位上积极进取,充满创新活力,发挥先锋作用的广大党员;也需要有保证活动开展运行机制,即组织的基本准则、制度和流程。

针对高职三年学制,一年在企业实习的特点,教学系部党总支利用与企业密切合作的资源,与企业党组织联手,以学生顶岗实习作为切入点,在校企合作推进教学工作中开展党建创新,把党员培养和发展延伸到企业实习环节进行创新实践,在有党组织的国有企业中,由学院派党员辅导员、党员专业教师跟进到学生实习岗位,由企业安排党员师傅带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三师”共同培养学生积极分子,建立了由党总支主导建立校企共同培养的人才机制,探索了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与顶岗实习的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新实践,保证了学生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不断线。还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教师的党员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加强对学生党员培养的过程中,因对教师党员的要求,也自然而然地加强了教师党支部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

其实,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十分丰富。校企合作既可以是一纸协议的表征合作,也可以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学生实习、就业,以至校企共研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研讨建立共建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深层共建,如学院发挥教育对行业、企业的前瞻引领作用,为企业做发展规划研究;发挥智力和人才支持,为企业人才培训骨干力量;发挥企业需求的相关专业优势,与企业共同开发产品和项目,打造校企服务社会的共同体;我们还可以按照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定单式地培养未来的企业员工……而这些工作在推动过程中,党组织的实践创新就是一个好的载体,就可以通过党员带头引导,发挥作用。来自党员个体、党员团队和党组织的创新活力越强,创新形式越多,内容越丰富,解决问题的效果就越明显。

三、在统筹合作模式中推进党的创新组织集合

当创新团队和创新组织星火燎原、遍地开花时,创新组织集合就形成了。这是创新组织围绕着人才培养的中心,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职责去创新工作,集中力量,协同配合,共同发力的规模性创新系统,能够发挥出1+1>2的功效。

工商管理系党总支与“菜百”公司的点对点合作是学院与行业企业实质性合作的典范之作。合作既有教育教学、“双师型”培训,有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员工培训,也有学生岗位实习和毕业生就业,合作中每个难点问题的解决,都是在校企党组织“双主体”合作的创新实践中,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在岗位中的创新实践发挥作用实现的。

基础部党总支把宿舍纳入学生教育的内容,建立了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宿舍制度,教师党员分工联系几个宿舍,落实责任制,做到了解学习、生活、心理、人际关系、毕业去向等“五了解”,既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也在深入宿舍中拉近了与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学生学习进步和思想政治上的进步。

机关第三联合党总支开展的科长以上干部参加义务劳动,就是在党总支书记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科级干部每周半天深入到基层一线,与后勤服务一起劳动,密切了干群关系,也摸清一线工作实际情况及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重点问题,实现了团结互助共同做好主动、随动服务保障工作的目标。

机关第一联合党总支素养教育部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起的党员教师在校佩戴党员标志的做法,在三年多的坚持中已经成为了党员教师的行为习惯,通过小标识强化了党员育人的大责任。

信息物流系党总支通过学生党员学讲党课的创新做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自觉性,也促进了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系统的理性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总结、提炼和表达能力。

……

当全院每个党支部、党总支都行动起来,在自发行动与自觉引领,以及全院统筹中的彼此相互支持与配合,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时,党建创新组织集合就成为了高职院校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一种文化氛围,这种无形的优质资源就会产生出巨大的动力,推动着学院朝着科学的方向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在优化环境中涵养党组织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是涵养组织发育、成长、进步的环境,既有领导的支持引导,有机制、制度支持,也要有文化积淀和传统继承。生态系统是氛围,是组织于无形中的有为。

近年来,学院党委把坚持开展党建创新活动当作一个创新项目来抓,成了每年固定的一项日常工作,年初各党组织申报立项创新项目,用一年的时间组织开展创新活动,到年底总结交流、评优表彰,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党员学会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渐渐有了自觉创新意识;各级党组织学会了组织和引导党员的行为,保护党员的热情,创新条件,搭建平台,使组织慢慢养成了创新习惯;党委注重引领、统筹、激励,以制度做保障,在全院逐步形成了党建创新的文化自觉,营造了适宜创新组织生长、发展、衍生、发挥作用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点燃了党组织不断创新的热情,激发了勇于创新的活力,促进了创新文化的传承。

机制和制度是组织创新的保证,而机制和制度创新是更深入、更高层次的创新,是从源头上保持组织创新动力、活力和生命力的根本。学院党委注重把握活动特点,及时总结经验,固化创新成果,把握工作规律,凝炼文化精髓,着力在建制度机制上做足文章,做大文章。

青年是事业发展的未来。院党委把青年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创新的大项目、长期项目抓好落实。着眼于长远,把青年党员、共青团作为学院未来发展的主体加以培养,把青年个人进步与学院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从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入手,通过召开党建带团建工作大会全面推动,制定党建带团建文件重点引领,开展党建带团建课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团委干部纳入中层干部管理,建立起干部进步的平台,调动了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也帮助他们在事业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在个人的进步中促进了学院事业的发展。

针对教师不熟悉企业、下企业难的问题,建立了“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的制度,由党组织负责与企业的对接联系,党员教师带头,由老党员带新党员;在课时、课酬等待遇上以制度的形式给予保证,解除后顾之忧,帮助年轻教师提高“双师素质”,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把三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开展党建创新的契机和载体,经过三年的创新实践,“结对共建,育人同行”主题活动已经形成了全院各级党组织开展创新活动的常态,这一主题不仅契合了高职教育特点,也突出了高职院校党建特点。党建主体与教学主体的相融性、一致性,学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共建互惠,学校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双主体”通力合作,多种通路交织,集合发力,推动了合作主体的共建、共赢。

高职院校内部由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形成了集合关系,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对高职人才培养起着主导作用的参与者就当然地成为了生态环境中的核心,即教学一线的党总支、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校内各不同性质类别,起着互相支持作用的党组织在横向、纵向以及系统三个维度上要在匹配度上更加适应和柔性对接。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组织,是学院党委引领学院在社会环境中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形成的集合关系,如校企关系、校际关系、校地关系等。高职院校在与这诸多的关系中,党组织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找准切入点开展党建创新,发挥作用。党建创新通过组织集合,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开展工作,需要有一个以制度规范为基础的良好运行环境做保证,也需要有一个组织与人际关系和谐顺畅的文化氛围做基础。一个创新文化传统悠久的生态系统,往往具有创新的土壤与实力,越是品牌历史悠久,越是便于在标新立异时具有话语权。从举办高职教育起的10年间,我院的党建创新也在坚持和深化中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逐步形成了品牌,党组织和党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考和创新实践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随着“结对共建,育人同行”活动的开展,创新生态系统涵养的更加兴旺,党建创新活力更加持久。

应该看到,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是在党建创新主体组织进化中不断提高着科学化的水平,它既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一种形式,是以务实的精神创造性地发挥党组织先锋作用的途径,也是党建创新组织系统不断壮大,创新机能不断完善,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当创新团队进化为创新组织,创新组织聚集为创新的组织集合,当坐标在不同层次的各级党组织作为党建创新递进式发展中的不同主体以集团式作战的形式发挥作用时,当更高一层的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创造和优化更为适宜组织主体发展的生态环境时,党组织就具有了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的永动力,就能引领党员在高职人才培养中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革命性的思想和开创性的实践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一批又一批的创新者和创新组织也会不断涌现,茁壮成长。

[参阅资料]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北京市实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办法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