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成为我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本文从中美比较的视角分析两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与特点,力图通过构建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保证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外国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发起并实施了中国志愿者行动。近年来,随着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蓬勃发展,志愿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成为我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大学生作为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高素质的特殊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更是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契机。构建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保证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是由团中央启动并实施的,主要集中在中学和大学,活动的内容是在以往学雷锋活动内容上(如扶贫济困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进一步拓展,其初衷是为了以此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发挥青年的积极性为社会发展服务,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工作蓬勃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拓展,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和2009年世博志愿者招募工作的相继启动,志愿活动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大学生群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
但是,随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开展,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使原本生机勃勃的高校志愿者活动失去了其应有的内涵与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
对志愿者进行立法保护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而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要获得深入、持久的发展,也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要获得一支持久、稳定、高素质的高校志愿者队伍,首先要给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以准确,公平的地位,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价值承认,促进其在高校内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社会。虽然自1999年以来,广东、北京等13个省市和成都、杭州等8个城市已颁布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但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尚未出台。法制建设的滞后,导致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法律地位不明,直接挫伤了志愿者的热情,对志愿服务向深层次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因此,迫切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法规,来规范和促进蓬勃发展的志愿服务事业。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一直按照“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开展工作,其主要特点是由政府和半政府机构创办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活动,往往是以任务或者命令的形式下达服务项目,使志愿活动变成行政命令的活动,而不是青年的自愿行为。而青年志愿者则习惯于传统组织的安排与指挥,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依赖性与服从性强,普遍存在着自主性缺失的现象,他们往往是被动地等待活动的到来,很少有机会参与活动的策划以及活动后的认证与评价、监督。同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人们往往单纯地强调志愿者是奉献者,社会是受益者的观点,而忽视了志愿者活动对参与者个人的促进作用,这种片面的认识不仅妨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一步普及,同时也影响了他们主动的支援和配合。
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是调动志愿者行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它需要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做支撑。然而,大部分高校尚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志愿者评定机制,没有在制度层面上把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这种制度的缺失一方面难以招募高素质的大学生参与到优秀项目中,另一方面志愿者在活动中也缺少自由成长的机会,无法形成以志愿服务为荣的氛围,也就得不到相应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极大地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现阶段志愿服务活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偶发性和阶段性特征,即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较为到位,而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则开展得不够。目前许多高校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在每年的三月份“青年志愿者行动日”前后轰轰烈烈地搞一下,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再搞一下,其他时间就偃旗息鼓了,志愿服务出现“一阵风”和连续性较差的现象,工作缺少持久性。此外,志愿服务的领域也比较窄,多为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这样的大事件时期形成的临时性组织,虽然短时期内社会影响很好,但很少有长期的志愿者组织存在。
2008年7月27日,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社团公布了《美国志愿者活动》报告。报告显示,在2007年,美国约6080万16岁以上的人在社区参与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约占这个群体总数的26.2%。总计义务工作约81亿小时,创造价值超过1580亿美元。其中,35.6%的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由于在大学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人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年人和具有很强志愿者精神的学生,大学城成为大批志愿者的聚集地[i]。
美国高校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发展现状,与其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运行机制和一系列保障措施是分不开的。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美国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志愿服务意识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他们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回报社会的理念,一些学校把从事社区服务作为学生的一门“学业”,学生只有完成了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才能“及格”或毕业。
美国许多大学用各种机制、规则来导向、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奉献、合作等精神。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该校1825年就成立了学生自治组织(Student Volunteers Council),一直致力于大学校园和社区志愿服务。学校在录取新生时,注重考察申请人在高中阶段做志愿服务的情况;申请奖学金时,有突出的社会工作或志愿服务经历的申请者将获得加分。同时,许多用人单位也很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工作经历和社会服务经验,把它作为招聘员工的一个标准。
美国的志愿服务活动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资金筹措机制,其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支持、服务费用和民间捐赠。根据美国相关部门统计,1996年美国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中,私人捐赠18.9%,服务收费占38.6%,政府拨款和项目协议31.7%[ii]。此外,政府对志愿者及志愿组织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建立合理的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从而保证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并为志愿者提供培训及基本生活保障等。
美国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个人和社团主动参与、自发组织的无偿慈善行动,社团是高度自治的,它不仅是开展志愿服务的载体,也是活动的组织者。联邦政府和大多数州政府的管理层对这种自发的志愿服务行动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并努力做好相应的立法工作。如联邦政府先后制定《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1989年)、《全国与社区服务法案》(1990年)、《志愿者保护法》(1997年)等法律,诠释志愿工作者的使命,支持志愿服务工作,保障了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同时,做到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修改。
经济学上认为,人是经济人,任何决策都是有回报的,一旦其产出超过其回报,人才会有动力去做一些事情,志愿者行为也是如此。美国对志愿者的激励主要依据于通过对组织及其个人工作实绩进行科学的评价,给予志愿者相应的福利,这种福利包括津贴和实物等形式。如美国的志愿者专职队员可获一些生活补贴(足以支付房费、食品及零用,需纳税)、有限的健康保险;服役后可获两个学期的奖学金(9450美元)等。
美国专家保罗·杰·伊尔斯利在分析美国人参加志愿服务动机时指出:在美国那样一个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却有那么多的人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原因之一是“志愿者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东西”。这里主要是指由于志愿者本身的文化积淀和社会影响造成的强烈认同感以及一种被人需要的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解决高校青年志愿活动在其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保证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高校应以东亚运动会为契机,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结合本校办学特色,致力于志愿者行动的制度化、品牌化建设,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一)倡导志愿服务新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服务不是简单地劳动,在其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还要关注青年的个人成长需要。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陆昊同志在深圳看望大运会志愿者和调研共青团工作时强调:“青年持久的精神追求就会形成信仰”,因此,要始终不渝地将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将道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中,使青年学生在有效、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当中体现自身价值,提升思想境界,形成精神追求,进而把持久的精神追求演变为自己的信仰。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是保证大学生志愿活动长效发展的关键。通过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对于不合格的志愿者予以淘汰,对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一定时量、成绩突出的学生或团队可通过多种方式予以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表彰和宣传,如授予优秀志愿者(团队)、评优择业优先等,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及提高就业质量有机结合,以增强志愿者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从而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活动的表彰,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报、微博等校内外现代传媒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从而推动志愿服务文化建设。要注意选树一批青年志愿者典型,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扩大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典型的社会影响和号召力。同时不断开发弘扬志愿精神的各类文化产品,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文化的发展,激发当代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要进一步提层次、上规模,就必须树立自身的品牌,形成自身特色。以天津青年职业学院为例,由在校生李永创建的义工服务队,已成立六周年,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0多人,举办了数千场活动,服务时间超过15万小时,受助者上千万人次,成为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志愿者工作的品牌项目,服务质量和水平逐年提高。
此外,志愿者活动要做到持续性发展,还需要向阵地化、长期化发展。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千方百计地为大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的机会。可以以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为基地,选择若干个志愿者服务项目长期稳定合作,如为了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实践能力,天津青年职业学院还与水上公园街共同举办了共建青年志愿者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解决这些单位和社区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志愿者的专业优势,找到其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高校、社会和志愿者本人的共赢。
[2]游宏宁.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O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