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
——兼论高职学生信教原因与宗教观教育的路径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王莉莉
摘要:在高职学生中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高职学生信教的原因有四: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其比成年人更容易倾向于信仰宗教;人人易解的宗教形式以及某些合乎“人性”宗教元素,迎合了学生的心理诉求;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客观上提供了宗教信仰滋养的土壤;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境外敌对势力有目的宗教渗透。高职学生宗教观教育的方法与路径选择有六:倡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柔性教育方法;课堂教育是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场所;主题教育是宗教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管理是宗教观教育的温暖路径;美育教育是宗教观教育的辅助渠道;各种咨询教育是宗教观教育的灵活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柔性教育;美育教育;生存自信
2011年5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做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18号),通知要求把高校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原则、目标和具体措施。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校生人数,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有义务将高职生的宗教观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宗教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
2010年暑期,北京市教育工委在第三期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中,开设了第一期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核心内容的专题培训,笔者有幸被学校选派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后,笔者以“高职学生信教情况”为主题,对2008级至2012级五届高职学生进行了持续3年的课堂调查与课后访谈。粗略统计,本校信教的高职生约占受访学生的4%-6%左右,即是说,50人的标准班,平均每个班级信教的学生约2-3名。绝对人数并不多,然而,从这些年的观察看,信教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课堂调查还发现,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无所知,个别学生以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全部内容。调查显示,学生喜好的读物有这样几类:励志类、神怪类、占卜类、盗墓类、星座、面相、八卦、网络小说等等。这说明高职学生对于关乎人类精神领域的文化内容,充满渴求,遗憾地是,缺乏相关的引导、指导与选择,导致封建迷信和低劣读物占据了高职学生大部分的课外阅读时光。
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信教的学生绝对人数还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观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地位不重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境界。如何在高职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二、高职学生信教的原因
恩格斯说:“宗教是由那些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并且懂得群众对宗教的需要的人创立的。”那么,在高职学生中对宗教信仰感兴趣或选择信仰宗教的“望教者”或“慕道者”,他们又是基于怎样的需要选择了宗教信仰呢?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其比成年人更容易倾向于信仰宗教。
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会学习,文化基础薄弱;他们渴望得到正面的评价,但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学习过程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屡屡受挫,缺乏生存自信;他们对自己有期待,但缺乏自制力,自我评价不高;他们对陌生的事物充满好奇,但又缺乏判断力,好动、盲从、跟风、赶时髦。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一切的痛苦、烦闷、迷惘和希望,简言之,一切使他们感到不安的成长经验,需要有某种表达或处置的形式与渠道。
此外,部分高职学生并不认同自己的大学生身份。社会上讲“大学生是时代骄子”,但一部分高职学生和学生家长认为,选择高职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甚至有学生认为,读高职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在笔者的书面访谈中,收到这样的文字:“我们是高考的失败者,上高职就是我们失败的标签”;“我在高中阶段,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三天一小训,五天一大训。”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学生,课堂表现非常好,为此,在课堂上常常被表扬。一次课后,笔者眼中的好孩子提了一个请求,请老师以后别再表扬,因为不习惯被表扬。经过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原来该生高中三年是在批评和责怪中度过的。高职学生的这些心理困惑和苦恼,在中学阶段蓄积,如果大学阶段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疏导,很可能在宗教“博爱”的怀抱中迷失。宗教道德精神安抚的功能,迎合了高职学生需要疗伤和寻求理解的心理诉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是“镇痛剂”、“精神上的劣质酒”不无道理,因为它为无法诉说和化解的个人生存苦恼,提供了精神上的避难所和栖息地。
较之于成年人,青年学生感情脆弱而丰富,耽于幻想,容易亲近并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而喜好幻想和容易波动的感情,是产生宗教信仰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过程中,意志与能力、愿望与获得、目的与结果、想象与实现、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如影随形,这些矛盾正是宗教存在的前提。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或者幻想与现实碰撞产生心理冲突,青年学生比成年人更急于寻求心理平衡和精神抚慰,在愿望、需求和想象中,渴望某种无所不能的力量出现,宗教的虚幻性恰好填补了这一空场。
(二)人人易解的宗教形式以及某些合乎“人性”宗教元素,迎合了学生的心理诉求。
宗教形式和内容的变革,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宗教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会自觉地随着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断变换自身的形式和内容,寻求适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宗教的发展经历了以自然力和图腾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宗教时期,以及把持公众受教育权的神学宗教两个阶段。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深远的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正在步入宗教发展的第三阶段,即道德宗教。换句话说,当今世界三大宗教都从封闭的殿堂式的经院研究,转向了面对社会公众的道德宣传,旨在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扩大宗教的世俗影响力与势力范围。
宗教发展转向道德宗教,其教义中某些合乎“人性”的普世价值,迎合了当下青年学生的某些心理诉求。比如,三大宗教都构建了较完备的伦理道德体系,其宗教道德以“爱”、“仁义”、“诚实”、“忍耐”等普世的价值为核心概念,藉此同化人心,感化世人,对青年学生颇具吸引力。
(三)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客观上提供了宗教信仰滋养的土壤。
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独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存在一样久远。从文化传统看,宗教对不同民族的个性形成、生活方式、乡风民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社会意识形态看,宗教对不同国家的社会秩序、道德风貌、价值观念发挥着独特的聚合或离散的作用。随着人类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认识的日益丰富,大多数人承认“上帝”、“神”存在的虚幻性,但是,宗教作为人类独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和意识形态仍将长期存在。这是因为:其一,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旧的传统和习惯势力,它不会立刻退出历史舞台,也不会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迅速改变其存在的内容和形式;其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为宗教的消亡准备了基础和条件,但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过的弯路,曾经的错误,以及人类迄今为止对自然认识的有限性,使得人类并不能完全克服必然王国的束缚,面对自然灾害和生态困境人类仍然倍感困扰。凡此种种,都为宗教的存在留下了余地;其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今天,局部世界的矛盾冲突始终存在。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全球范围“南北问题”突出,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环境退化、资源争夺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一切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校青年学生的宗教渗透。
(四)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境外敌对势力有目的的宗教渗透。
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民族、家庭和学校。
首先,社会环境。国际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震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苏联为核心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资本主义世界弹冠相庆,迫不及待地宣告“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和“历史的终结”,引发了波及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价值迷茫和信仰危机。
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步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衍生的结构性就业困难日益显现,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道德、GDP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丑恶的现象死灰复燃。比如,政治生活中的钱权交易、权色交易、官员腐败等少数党内干部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青年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经济领域中,“见利忘义”、“易粪相食”、“毒牛奶”、“毒胶囊”、“游水家具”等等屡禁不绝;社会生活中,“凤姐”、“郭美美”、“拼爹”、“炫富”等审丑现象,无一例外地刺激着青年学生脆弱的感情和敏感的神经,进而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
全球范围超越意识形态藩篱的生态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食品短缺、自然灾害等,科学技术第一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拷问和质疑。此时,“基督教拨动的琴弦,必然会在无数人的心胸中唤起共鸣。人们抱怨时代的败坏、普遍的物质匮乏和道德沦丧。同时,基督教又通过它的创始人的牺牲,为大家渴求的、摆脱堕落世界获取内心得救、获取思想安慰,提供了人人易解的形式。”
其次,民族和家庭。有些高职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本人就是少数民族,从小耳濡目染,生长环境熏陶,对宗教信仰有一种天然的感情;也有些学生,由于祖父母或者父母笃信某种宗教,受家庭成员影响,自然而然地转向宗教信仰。
再次,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一方面,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强调“操作能力”和“工作过程”的训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职业岗位上“有用的人”,这是由高职教育的类型决定的,本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高职培养的学生“工具性”增强了,教化育化为人的“目的性”丧失了,至于人文情怀的浸润与养成则更无暇顾及。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显性教育多,隐性教育少;刚性教育多,柔性教育少;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单一,个性化的学生发展规划人文关怀不足;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很多,实际效果不明显;思想政治工作者,体验职业倦怠者多,收获工作激情者少。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历次世界经济动荡的关键时期,都完美地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表达了“和平崛起”共建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但是,“帝国主义始终亡我之心不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境外敌对势力也加强了对我国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渗透,在高校教育领域与我们争夺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导向,2003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驻北京记者站前主任大卫·艾克曼,出版了《耶稣在北京——基督教怎样变革中国并改变全球力量均衡》一书,该书指出中国存在意识形态真空,作为中国人基本价值观的马列主义遭遇信仰危机。大卫·艾克曼不无乐观地预言,30年之内,中国人有20-30%会成为基督徒,中国龙很可能被基督羊所驯服。
三、高职学生宗教观教育的方法与路径选择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思想的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怎样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隐含在“文化现象”或“宗教知识”的教育之中,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实践课题。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看,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题活动、学生管理、美育教育、各种咨询等途径,将宗教观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活动中。
(一)倡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柔性教育方法。
“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宗教观教育也要努力做到春风化雨,常抓不懈。笔者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尝试以柔性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浸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容。
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第五章,教学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在讲授社会主义本质时,有学生提出: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理念诸如“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等,与基督教教义宣讲的“爱”、“至善”等是一致的。针对这样的疑惑和混淆,笔者援引了恩格斯在《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一文中的一段表述,说明基督教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区别。恩格斯写道:
“基督教和工人的社会主义都宣传将来会从奴役和贫困中得救;基督教是在死后的彼岸生活中,在天国里寻求这种得救,而社会主义则是在现实里,在社会改造中寻求。两者都遭受过迫害和排挤,从信者遭放逐,被待之以非常法:一种人被当做人类的敌人,另一种人被当做国家、宗教、家庭、社会秩序的敌人。虽然有这一切迫害,甚至还直接由于这些迫害,基督教和社会主义都胜利地、势不可挡地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基督教在产生300年以后,成了罗马世界帝国的公认的国教,而社会主义则在六十来年中争得了一个可以绝对保证它取得胜利的地位。”
藉由学生发起的话题,笔者告诉学生,其一,由于社会主义是在现实世界里,在社会改造中探寻人类摆脱奴役和贫困的道路,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二,青年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是要消灭人奴役人的剥削制度,消除使人感到痛苦的贫困现象,这样的任务,不可能在基督教迷恋的“彼岸世界”完成,必须要“在社会改造中寻求”。因此,青年学生一定要有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鼓励学生们要以积极地姿态关心政治,参与政治,激发学生们政治参与的自觉意识,“天下事,人人有责”,拒绝“社会冷漠症”。如此,诸如“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等等道德困境与尴尬才会渐渐远离,社会正能量方可集聚。
在课堂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既不能简单地用“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等命题,大而化之评价宗教这样一个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复杂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也不能用嘲笑、攻击和蔑视的态度来消除宗教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这样简单的做法,很可能会伤害信教学生的感情,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二)课堂教育是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场所。
可以重点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相关专业课和人文选修课等课堂开展宗教观教育。如,结合重大时事和国内外热点问题,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宗教发展变化的形势、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的宗教观去客观分析事件,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鉴别,提高辨别宗教及其相关问题是非的能力。
(三)主题教育是宗教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主题教育,是以某一基本思想为核心内容,借助各种形式的活动载体,使该基本思想得到充分体现的教育活动。比如,可以采取参观考察、专题报告、专题辩论、知识竞赛、主题班会、节日纪念等活动形式。
(四)学生管理是宗教观教育的温暖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和宗教观教育,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学生管理工作要从学生因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引发的思想问题入手,加强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减压减负;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成才就业;改进高校办学条件,为大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温馨、人性化的育人氛围;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大学生化解成长成才中的烦恼和困惑,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身,使大学校园成为培养人才的一方“乐土”和大学生真正的精神家园。比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举办的“5.25”关爱活动、“抱抱团”活动等,在促进高职学生关爱他人和生存自信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美誉。
(五)美育教育是宗教观教育的辅助渠道。
在高职院校宗教观教育的方法上,可以借鉴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理论命题。蔡元培通过对艺术史的考察认为,中西艺术的发展都有一种脱离宗教的趋势,艺术对象无不是从神而转向自然与人生。蔡元培认为,“美育之附丽于宗教者,常受宗教之累,失其陶养之作用,而转以刺激感情。”因此,宗教与美育相比,其局限性非常明显:“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故“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只能以美育代宗教”。因此,通过开展美育教育,在培育高职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同时,润物细无声的完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宗教观教育可以尝试探索的方法之一。
(六)各种咨询教育是宗教观教育的灵活方式。
有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之所以选择上天堂的道路,只是由于他们在地上迷了路。”当青年学生面临求职无门、就业失败、恋爱受挫、学习和生活困难等等现实中的困惑,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无处化解时,就会不自觉地思考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追问人生价值和意义何在。如果此时他们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很容易转而朝向宗教寻求慰藉。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通过百人大班授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得到解决,因此,通过心理、职业和学习咨询等活动,教师通过和学生充分而有针对性地双向互动,能够比较直接地把握学生个体的真实思想和心理倾向,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进行有的放矢地宗教观教育,帮助学生重新寻回“地上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