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视阈下高职院校园文化的构建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良
摘要:高校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需求,也是对目前存在的生态异化现象的积极应对。建设生态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人本理念、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形成环境文化圈、个体文化圈、群体文化圈,平衡同质与异质关系、交互与自足关系、竞争与普爱关系,建设管理文化、质量文化、职业文化、环境文化、符号文化等多个文化系统,实现文化共同体中自然与人的双重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学 校园文化 生态文明
一、生态校园文化的建设背景
生态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源于生态学的内涵。“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其意为‘住所’或‘栖息地’。从字意上讲,生态学是关于居住环境的科学。”[1]E.haeckel的描述最广为接受: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应用生态学被广泛借鉴在规划、管理等方面。生态学研究的总体原则将有助于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观、综合观、系统观、发展观,有助于理清校园多层次文化的结构特征与相互关联,有助于强化校园文化的稳定性、动态性、可持续性研究。
生态校园文化以“和谐”为中心,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功能高效、生态平衡、开拓进步、保护多样性”为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尊重”、“包容”、“开放”的主要内涵,形成校园文化多样性的统一,保持校园文化环境的动态和谐。
目前,高校的校园生态建设还有很多可开发的领域,高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异化现象,集中表现在: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标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大学充溢着功利主义之风,泛滥着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教育环境渐趋庸俗化。面对全球的生态觉醒,教育要完成理性的反思和科学的选择,树立尊重并有助于实现不同个体价值的教育价值观,建立包容、平等、多样化的文化体系,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校园文化的建设内涵
1、指导思想
建设生态校园文化必须突出一个宗旨、树立三个理念、平衡三个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树立人本理念、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平衡同质与异质关系、交互与自足关系、竞争与普爱关系。开放、包容、合作、竞争的校园文化精神将为师生成长提供“照亮、温暖、调节、进步、流通”等多种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生态文明。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领校园文化形成多元、多质的良好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关键在体现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把握高校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现实要求,融合高校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具体来说,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充实头脑,培养科学的世界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大学生力量;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拓展大学生思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准;用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在碰撞与交流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摄作用,“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成为大学生的意志理性,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伦理定势,显示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有的人才培养效应。”[2]
2、建设目标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形成三个文化圈,实现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培育环境文化圈,建设环保、节能、循环、多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民主、科学、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培育个体文化圈,建设具有尊重主体个性、激发主体创造力、营造主体幸福感和向心力特质的文化群落,提升主体发展的后继力;培育群体文化圈,建设具有稳定的、包容的、平衡的、互补特质的文化群落,培育“三风”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保持整体凝聚力和传承力。
(1)建设环境文化圈,“软硬”兼施,协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同质与异质关系,形成环境向心力。
生态环境有同构性,也有异质性,校园生态环境包括共生型的植物与动物群落,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异质并存的人文环境。校园环境文化系统必须在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建设上相互协调、双管齐下、相得益彰。形成门厅文化、教室文化、办公文化、实训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建设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保持人文环境的民主、开放、融合、交流,扩大校内民主,崇尚科学、享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2)建设个体文化圈,收放自如,沟通个体成长与环境因子的交互与自足关系,提升主体发展的后继力。
校园个体的成长有自足性,也有交互性,个体需要可以充分保护其自我实现的成长环境,也需要环境提供足够的交流与对话机会,校园个体文化系统的建设必须做到收放自如,为个体发展提供充足养分,并保障主体后发力的提升。营建尊重主体选择的成长氛围,辅之以适当的约束机制,以生态设计思想更新现有的教学模式,以绿色设计推动绿色生产力的进步;以社团建设促进个体亚文化的发展;以校企合作的主题企业文化节传播职场文化;以新型师生关系研究推动校园主体关系的和谐发展。
(3)建设群体文化,动静结合,平衡文化进步的竞争与普爱关系,传承校园文化精髓。
校园文化的进步需要适度的竞争促进文化的交流与选择,也需要稳定的文化氛围保障个体的舒适度与安全感,校园群体文化建设要在竞争与普爱的角色定位中动静结合,既实现文化进步的优胜劣汰,又保持稳定的、均衡的文化吸引力。在学生公寓区开展社区化管理,建设网络生态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营造校园高雅艺术的浓厚氛围,提升管理内涵,打造学院富有活力的管理新体系。
3、生态校园文化的特征
(1)开放性。校园生态文化以高度的开放性给各文化子系统以自我发展的空间。校园文化总体将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加强舆论引领,产生“照亮”的目标指引意义,帮助全院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包容性。校园生态文化坚持包容各类型文化的生长存在方式,提供积极健康的“温暖”孵化地,鼓励师生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建设不同类型的文化群体,丰富学院的文化建设。
(3)合作性。校园生态文化以整体观协调各文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文化、个体文化、群体文化间的联动与辐射作用,起到“调节、流通”作用,使优良的生态校园环境促进师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使个体授业与受业方式促进校园群体观念、团队意识的增强,达到相互协调、健康发展的目标。
(4)竞争性。校园生态文化鼓励积极、健康、适度的竞争,在相互良性竞争中提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德艺双馨”的艺术精神,发掘校园生态精神的内涵,对各文化子系统的“进步”起到标杆作用。在竞争中,还将逐步淘汰不合时宜的文化类型,产生新的文化现象,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发展。
三、生态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校园生态文化的生成以“生态”为旨归,以“民主精神”和“道德关怀”为基本准则。杜维明在哥本哈根社会进步论坛上发表了《相互学习应提上社会发展日程》的讲话,提出了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十问”,对现存的幸福、成功、正义、同情、价值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作为回答的一部分,杜维明提出如果社会发展是对人类繁荣的渴望和承诺,就必须回答全球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道德和精神问题,旧的唯我独尊或两相对抗的西方至上的观点是不会产生任何效果的”[3],主张文化间的交流和学习。民主精神也是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向度,在校园文化共同体中处于基础地位,表现为行动、学习、创造的自由,享受机会平等,民主排除任何形式的歧视,民主意味着尊重少数的权利。
布莱恩.巴克斯特在《生态主义导论》中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作为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的生态主义或环境主义的基本理念,探讨了生态主义的哲学与科学基础、生态主义的道德理论、生态主义的政治理论、生态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生态主义的道德立场源于一个特殊的终极价值假定,即: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具有内在价值。据此,生态主义得出结论,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值得道德关怀。易言之,从道德上说,在审慎思考应采取何种行为路线时,道德代理人必须考虑那些生命形式的利益及需求。”[4]道德关怀要求将关怀普及到人类、非人类存在物、代际发展等,保护各类生命内在价值的稳定发挥,并摒除工具主义的道德立场。校园生态文化包容各类型文化的生长存在方式,提供积极健康的“温暖”孵化地,鼓励师生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建设不同类型的文化群体,丰富高职院的文化建设。
1、建设具有生态价值的管理文化系统。在生态视阈下,内部管理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形成多元参与的管理文化,保障多元主体在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以“多元参与、体系稳定、廉洁服务、公平公正”为特征,实现管理的有效性,以“广泛协商、形成共识、扩大公共利益”为指向,实现管理的民主性,将校园管理文化由“善政”推动到“善治”,追求管理的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感、回应度,以管理文化培育、提升大学精神,构建和维系大学秩序,塑造和发展大学品味。
管理文化功能的实现首先依赖于文化系统内部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机构设置上体现有机有效的功能整合,制度建设上体现科学合理、互为呼应的管理层级。由重视管理的技术性、手段性、目的性演变为重视管理的文化性、号召性、超脱性,让管理过程成为文化辐射的过程,以充分的宽容、信任、自律保持管理文化长久的生命力。
2、建设符合生态精神的质量文化系统。高校的质量文化是生态校园文化的重要建设环节,质量文化包含教学组织、制度建设、文化集散等复合型载体,是学院办学目标、办学体系、办学评价的概括。高职院质量文化建设要体现质量标准的生态价值、质量控制的生态过程、质量优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建构高校、政府和市场、行业新型的合作关系,维护松散而有序的校园秩序,实现质量文化社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一致性与独特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高校质量文化的实现,要从建构生态教学链入手,提供足够的选择机会与项目,在教学的相互适应中,形成对话交流的多种途径,促发课程创意的不断涌现。质量评价以评价不同主体的成长路线为旨归,纵向成长线是主要的评价依据,横向比较线是成长调适的参考依据,形成平等尊重的人格特性。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取主体的满足感,并乐于包容不同形式的存在状态。
3、建设体现生态智慧的职业文化系统。中华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强调宇宙万物是一个大生命体,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沟通、默契和感应。如带有生态智慧的传统工艺文化是艺术类高职建设校园生态文化的特色组成部分。工艺文化价值由物质实用价值、精神观念价值、行为制度模式三个维度构成,具有情感性、创造性、自发性、民间性、实用性,工艺文化的建设将促发校园精神朝着务实、创新、独立、合作的方向发展。
职业文化的实现需要多种场景的联合渗透。在多个文化场景中贯穿职业文化的精神要义,突出校园广场文化的情感性、展示文化的创造性、网络文化的自发性、社区文化的民间性、实践文化的实用性,塑造学院的传统活动和仪式,确立荣誉规则,形成风格,成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烘托。
4、建设尊重生态原则的环境文化系统。建设环保、节能、循环、多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民主、科学、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保持人口与自然环境的适当比例,维持适当的人口总数;建设校园为多物种栖息地,草木、花果、飞鸟、游鱼等自然生长;保持建筑物功能分区的合理结构,并在各区内建设富有特色的环境子系统。建设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保持环境的环保、节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持续建设节约型校园;保持人文环境的民主、开放、融合、交流,扩大校内民主,崇尚科学、保持浓郁的艺术气息,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较高。
环境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自然环境的优化,细致规划道路、楼群、广场、水面、绿化等各项目,形成校园各具特色的校园景区,突出植物环境与专业背景知识的比照意义。同时加强公共空间建设,实现交流、共享、情感维系等功能,通过中心人文景观凝聚大学精神,充分挖掘文化脉络、所在地的文化史实,传递大学核心价值。
5、建设传播生态效应的符号文化系统。整体设计高职学院办公用品系统、宣传公关用品系统、空间视觉识别导向系统、校园传统文化活动符号系统的文化产品,体现校训精神、三风主旨,将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统一设计,利用视觉整体表达体系,传达到校园内外,使全体师生对学院产生一致的认同感,面向公众,形成稳定的、共同的外部形象,促进文化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传播。
符号文化建设是整体形象设计工程,要体现各项设计的设计伦理——人性关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以绿色设计延伸生态理念,综合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生态感悟。将大学符号文化的设计过程作为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具体实践,设计中体现节能环保意识,做到最小的浪费资源,最大的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废弃资源。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将朝着三个文化群交流共建、竞争合作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建设山水化、园林化、数字化校园,扩大校内开放,进一步建设校园民主、和谐氛围;建设符合主体个性要求、激发主体创造力、营造主体向心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系、个体生存方式;利用有效的群体文化载体,以校园学术活动月、毕业设计开发展示周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主要媒介,广泛深入的建设具有稳定的、包容的、平衡的、互补特质的文化群落,培育“三风”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保持整体凝聚力和传承力。以管理文化、质量文化、工艺文化、环境文化、符号文化等不同的文化指归,服务不同的目标,多维的存在方式及发展向度。保持系统文化的传承,维持系统间的平衡,使校园文化的精神保持历史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