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高职办学理念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谭森德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将高职教育办学理念融入其中,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自然生态与人文氛围相融合、技术崇拜与理性求索相统一的特色校园文化。
一、尊职重技,建设生态开放的人文校园
(一)遵循自然保护生态,耦合社区开放办学
学院秉持生态办学理念,将院内西山封山育林,建自然保护区,成为现代城区一片难得的山林区。保留校园南面大片空地,不作开发,保持其自然风貌,建成学院的湿地,既存留了雨季从西山顺流而下的淡水,又提供了校园绿化的丰沛水源。学院坚持“因循自然,尊重自然,种树为主,植树成林”的绿化原则,在校园里广种树木,银杏、白腊、水杉、松树等多达十几种树木,构成类似南方园林的景致。良好的自然生态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迁至学院安家落户,师生发现的已有刺猬、水禽、野兔等近十种小动物,仅鸟类就有喜鹊、斑鸠、野鸡、迎春鸟等十几种,春季的雨后校园里到处蛙声一片,形成了在现代校园难以见到的独特景观。
学院不建大门,实现开放办学,每逢“毕业季”、“迎新季”活动期间,都会安排专场绘画展、电影、演唱会或联欢会,邀请校区周边居民参加,真正做到了“社区耦合”。学院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将施工现场发现的大青石迁至学院门口;连同一块不起眼的长方形学院标识木刻嵌在石块之间立在门口正中,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赠题的校名镌刻在石、木之上,成为学院主要标志。楼名标识牌、路名标识牌、导向牌等,均以学院办学理念来命名,如“修能楼”、“致用楼”、“耦合路”等;校园主道路两边均用石块堆砌,石块全部出自学院施工现场,石块上刻着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或单位标识,体现出学院职业教育的文化特征。
(二)推崇工业技术文明,建设职业教育环境
学院以实训技术馆为依托,建设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真实职业环境,该馆已被市政府批准为青岛技术博物馆和市区各中小学技术教育基地。馆里布置有近7000件多种多样的工业遗存,如产于20世纪60年代的废弃蒸汽机车,四架退役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歼六战斗机,产于20世纪30年代的日制并纱机,产于1937年绘有其时中国地图的古力盖,产于1957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产生20世纪中期的手摇式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中国第一条水泥窑外分解线,以及需要拍摄者钻进幕布操作的老式照相机……,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博物世界。
实训馆总馆下囊括了十三个专业分馆,归各二级学院负责建设和管理,通过展板、展柜、实物等多种方式展示反映各自职业特点的展品,寓教于景,体现了欣赏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如艺术学院教学楼展出并纱机、纺织机、缝纫机及各种材质的布料等。物流学院展出了青啤发展历史、青啤宣传广告的展板,由啤酒桶盖制作的装饰品,以及用集装箱、叉车等形成的训教场地。旅国学院用餐盘制作各菜系简介,用酒杯、咖啡器等形成实物陈列。软外学院的硅晶片从矿石到计算机芯片的生产制作过程,计算机从手摇机到双核现代机的沿化进程。海尔学院从皮带传动车床到四轴传动的数控机床及各类机械设备,都揭示了传动、信号检测与控制的不断发展过程。
众多的工业遗存和现代用具共同构建成浓重的职业环境,在这个无声而鲜活的世界里,同学们能够方便地认知科技的演进,也能够在真实设备上育炼技能;更从一入校开始,就推行“未进课堂先进企业”的入职教育,体验学院职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用心触摸科技的灵魂,学会尊重和珍藏历史,学会珍惜和善待未来。
(三)传承人脉、文脉、史脉,形成文化雕塑景观
学院雕塑包括三大类。首先是为体现学院史脉和高职教育文脉而定制的雕塑。2004年9月,制作了我国“木工祖师爷”鲁班的塑像;2005年10月,制作了著名画家、教育家、我院建院先驱赫保真先生的塑像;2006年10月,制作了著名生物学家、学院先驱童第周先生的塑像;2007年7月,制作了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先生的塑像;2010年7月,制作了著名文学史家、学院先驱陆侃如与其爱妻冯沅君先生的塑像。这些雕塑平添了学院的厚重感。
第二类是学院自主制作的雕塑,主要是以多种工业废品为原料,制作了多件工业雕塑,立在校园各处,如废弃石油钻井、轮船铁锚、巨型齿轮、排气烟囱、异形管件等,既是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又对师生起到教育作用,还形成独特的校园景观。
由学院聘任教授捐赠的雕塑。如学院聘任教授、青岛雕塑家协会主席张白涛向学院捐赠了《呼唤》、《女神》等近10件雕塑作品。
著名诗人伏尔泰部说过:“这些光荣的纪念碑绝不止激励一个人,也绝不止造就一个伟大的人。”雕塑就像一种纪念碑,以静默而有力的语言,向学院教师和学子传达着尊重历史、尊重创造、尊重实践的职业教育理念。
(四)用足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师生“精神家园”
学院不办校报,而是按照院长史忠健博士关于“网络是第一媒体”的指示精神,着力加强网站建设。首先是发挥学院网站新闻宣传、通知公告、文件传达等常规职能作用,强化网络的管理和利用, 弘扬主旋律,及时掌握并正确引导舆情动态等。
更重要的是,学院将网站作为广大师生员工交流沟通的平台,开通了许多内容丰富的固定栏目。如院长亲自带头,开通了“院长上传”栏目,将国内外诸多有教育意义的重要文章推荐上传与师生员工分享。“特别视点”是广大师生相互推荐优秀作品学习交流的阵地。“我爱我家”主要反映师生爱校如家、学院一花一草一木日新月异变化等情形。“大家都来拍”是广大师生从自己的视角对学院景物的观察和记录。“凡人凡事”反映普通师生身上发生的不平凡的故事。“教工文苑”是师生个人关于学院、关于教育、关于个人等情况撰写的文章。“校友如书”是对新老校友的访谈报道。“家庭新成员”栏目介绍了新招聘教师的基本信息。网站内容围绕师生员工的切实需要逐渐开拓,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被师生称为“精神家园”。
(五)健全常规文化设施,坚守传统舆论阵地
宣传栏、告示栏、信息墙、党务栏、政务栏、阅报栏、广播站等形成学院常规文化宣传阵地,根据全国时事形势、结合学院阶段性重点工作及各二级学院和部门工作特点,不定期更新。告示栏、信息栏主要供团学组织使用,随时张贴大院及各二级学院学生会等社团组织的海报、通知、公告等。党务栏、政务栏主要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办公室等使用,及时张贴各学院的通知、文件等。阅报栏由宣传部和图书馆管理,随时更换《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青岛日报》等重要报纸。广播站是学生为主管理的宣传阵地。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这些传统的文化设施没有因为时光的穿凿而消退,他们仍然坚守在历史的舞台,发挥着电脑、互联网、多媒体、甚至业已萌芽的物联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实境耦合,原创理念初成体系
(一)领导引领综合协调,着力打造学习型学院
1.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均建立起了常规学习制度,在正式议题之前首先组织专题学习,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学习议题260个,内容涉及组织管理、教育教学、高职改革、科技创新、时事要闻等。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将党委会学习与党委中心组学习结合进行,节约时间,提高实效。各党总支形成定期自主组织学习制度,各二级学院和部门利用间周一次的全体会议时间,将学院精神及时传达贯彻。学院网站首页开辟“院长上传”、“特别视点”、“教工文苑”等专栏,累计发布学习材料960余篇,学习访问量达100万人次。学院各部门还不定期在内网发布通知,组织全院教职工开展对特定内容的学习。
2.在业务素养提高方面,建立了专业师资队伍常规培训机制。一是建立“教师发展学校”,以“进修、访问、培训”等为基本方式,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2006年以来,选送41批次284人次教师到德、荷、加、日、韩、美、新等国(境)外的高校和企业研修。二是推行教师“三证书”制,新教师进行岗前企业研修;通过技能大赛、技能运动会,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以“顶岗、挂职、兼职”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2006以来先后选送322名教师到保税港区挂职研修,到海尔、海信等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研修。三是通过“低职高聘”和重点培养优秀教师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已培养专兼职专业带头人61人、骨干教师178人,评出院级训教名师15人。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专业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4名教师受聘担任国家教指委专家。
3.以学报为依托,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学院连任两届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单位,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报创刊于1988年,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十佳高职院校学报,连续10年获全国奖项,在“中国知网”的期刊机构用户达2973个,和国内外 356所高校及单位进行学报交流,属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馆藏期刊,国际个人读者分布在22个国家和地区。学报在宣介高职教育办学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设计标识广泛应用,构建视觉识别系统(VIS)
学院以标识(LOGO)的设计制作为核心,构建视觉识别系统。2005年4月,根据院长史忠健博士的创意,宣传部包燕老师制作了标识初稿。2005年7月,标识设计稿经向全院教职员工征求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后启用。2007年4月,学院印发《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规范学院标识使用的规定》,在学院网站上传了相应的标识尺寸、标准色、标准比例等,对标识的正确使用进行规范。标识使用之前,学院专家委员会多次组织了对英文翻译的校对,最终确定。2010年6月,学院对标识进行了修改,新版样经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启用,学院网站及《青岛日报》对学院的挂牌在第一时间更新了信息。
标识在学院方方面面得到广泛应用。学院大门口设立了醒目的木刻标识牌,成为附近社区的特色景观。学院统一设计印制名片、信笺纸、信封、办公纸、聘书、书籍、宣传册、手提袋、请柬、贺卡等办公用品,对外刊登报纸广告、制作学院内容展板、网站发布信息等,学院标识均按照统一规格要求规范使用。
(三)原创理念初成体系,理念系统凸显特色(MIS)
1.学院潜心研究高职教育规律,探索符合高职需求、彰显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2001年,提出“教&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并以印章的形式印制在学院“回音广场”的大地画上,在青岛市民中引发不小的震动。从2002年开始,学院以办学理念为突破口,先后举办了三次校园文化建设论坛。2003年,第一次校园文化建设论坛,就教风、学风、路名、楼名等VI设计进行了研讨。2004年,第二次校园文化建设论坛,确定了“修能、致用”院训。 2006年,第三次校园文化建设论坛,确定“卓越、唯是、协同、学习”为学院精神,并结集出版了《第三次校园文化论坛——我们的学院精神》一书。
2.“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院教育教学核心性的成果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过程。
2002年,院长史忠健博士提出构建“教学外置”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2004年,史忠健撰文“‘教学外置’刍议”(《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教学外置”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前后,教学外置曾经被具体化为“教学外置,校企合作”,后来调整为“教学外置,校企耦合”,不久,又发展为“教学外置,社区耦合”。2005年8月,史忠健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工作委员会第二次理事会暨名校长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演讲,首次将“教学外置,社区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公开推介。2006年5月,学院下发了《关于公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释义的通知》(技术学院〔2006〕77号),对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解释。2006年12月,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答辩时,史忠健进一步将人才培养模式升华为“实境训教,社区耦合”,简写为“实境耦合”。2007年3月,学院制定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将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为“实境耦合”,形成一个固化的成果。
“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得到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关注与认同,学院应邀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了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课题研究》,以案例的形式反映了学院践行“实境耦合”的高职改革探索。2009年,以“实境耦合”为主体内容的教育教学成果,先后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山东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
3.学院提出“Being with the students”(学院永远深爱着自己的学生)理念,教育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展开。进出校门口两侧都在地面上安装有条石,分别展示了每年学院入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将学生作为学院的第一骄傲。院长每年为所有毕业生在毕业证书上签名,并亲自将证书一一颁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学院政策的制定,将维护学生的利益摆在首位,入校时住宿用品、个人保险、甚至上课用的课本等,都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构建了完备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原因辍学。
4.注重学院人脉、文脉、史脉的传承。学院前身青岛教育学院和青岛职工大学分别成立于1951和1977年,均已有较长历史。童第周先生于1951至1953年任青岛教育学院前身青岛教工业余学院首届校务委员会主席,陆侃如先生于1951至1953年任青岛教工业余学院首任院长,著名画家、教育家赫保真先生是学院建院先驱。学院在网站首页制作了陆侃如、童第周专题网页;分别制作了陆侃如、童第周、赫保真等人的雕像置于校园内。座落于学院图书馆楼前平台上的童第周雕像镌刻着他的名言: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不是口(Our career demans action instead of words)。这些雕像连同名言时时提醒着学院的教工、学生,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践行高职教育的理念。
三、育炼英才,形成特色训教与学生管理体系
(一)突破常规积极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学院管理体制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政领导密切合作,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模范执行党委会、院务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探索实施了副总督学、“副总师”、委员会等制度,发挥学院专业人员优势促进行政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探索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二级管理体制,各二级学院从“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转变;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协同合作,积极作为,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干事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落实处级干部任用制度,定期竞岗,打破“铁饭碗”,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
由学院教授、企业和政府的专家学者等共同组成学院学术委员会,在专家治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仅2010年即有36批次227人次专家参与质量工程评审、教改科研立项、实训条件建设、专业调整等工作。坚持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了公示制度、听证制度、答辩制度等,凡重大事项均通过教职工代表座谈、讨论、网上公开征询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促进学院事务公开、公正、公平开展。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学团组织在促进学院发展、改革,推进学院民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学院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经会议通过实施。由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大学生权益委员会、学生院长助理等学生组织构成民主参与的院务工作体系,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校企合作大胆改革,形成适应高职需求的训教管理制度
学院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特殊规律,大胆推行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改革。将普通高校的教务处改为“实训与教务处”,施行对教学及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管理。建立了“五基流程”和“三化标准”,即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基于实际项目的训教内容—基于行动导向的训教方法—基于等级制度的考核方式,学习过程工作化,工作过程学习化,实习就业体化,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特色化的实训与教学体系。
实施大企业合作战略,“与巨人同行”,利用青岛市跨国大企业聚集的优势,形成了以海尔、海信、青啤、朗讯、联想、南车等大企业(行业)为主干,以各中小企业和境内外院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合作格局。与海尔集团的合作作为典型案例,四次在国家级会议上受到教育部领导的点名表扬。建立了校企合作组织与运行机制,由政府、行业、企业及学院代表在两级学院层面分别组成“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对产学合作战略、工作计划、政策措施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实施共同管理。实行“学年四学期制”,适应企业生产建设规律,将传统的寒暑假调整为冬季和夏季学期,提供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参加培训、进企业研修等的集中时间。建立了“1+N+1”制度,即每个专业至少与一个国际化机构、一个大企业(行业)、多个企业(行业)合作。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制度体系,有效发挥了引导、规范、促进、保障作用。
(三)“Bing With the Students”,形成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生管理体系
1.实施“大学生职业竞争力引领计划”,构建以提升学生软技能培养体系。大学生职业竞争力既包括专业技能、学历、外语等硬技能,也包括文化素养、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团队意识、领导力、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学院通过“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平台”、“高职学生三创平台”、“入职教育”、社团“双百”计划、“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等六个项目,推进学生就业竞争软实力的培养。
2.推行“阳光家园”计划,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行课程化管理,设立4个社团必修学分、4个社会实践、1个文化素质教育学分、2个新生集中入职教育学分。组织开展“一周、两季、三月、四节”活动。所谓“一周”,即心理健康教育周;“两季”,即毕业季、迎新季;“三月”,即“技能月、社团活动月、志愿服务月”;“四节”,即大学生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社团小强家电维修社、IT运维社获得“2011年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荣誉称号。
3.实施“心灵阳光”计划,关爱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一课、一报、一节、一中心、一网站、一热线、一机制、一队伍”的“八个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06年山东省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热线落户我院;刊印了《心灵导航报》。两项课题分别列为青岛市、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一项课题被列为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学院心灵导航社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心理社团。2010年学院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
4.实施“大学生民主议校”计划,积极倡导并建立大学生民主参与院务体系。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生项目团队每年负责组织200余项教师、学生的文体活动。二是学院大学生权益委员会、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等督查队伍30余支500多人,每年要进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市荣誉称号、学院各类奖学金评选等120余项督查活动。三是全院每年设学生院长助理、辅导员助理、部门行政助理、学生助教等助理岗位200多个,通过调研向学院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国教育报》、中国高职高专网、青岛电视台、《青岛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9家媒体对我院实行学生院长助理制进行了11次报道或转载。四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学生社团通过申报答辩,开始承接学院移动营业厅、报亭、家电维修、校园IT运维等创业项目。
5.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与青岛开发区共建“助创基业”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了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实训培训基地,刊印《创业者报》,开展创业培训和大学生创业论坛等,鼓励、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提升学生创业意识
6.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我院共有122名师生参与了奥运服务工作,他们的身份包括裁判员、工程师和志愿者。奥帆赛和残奥帆赛后,青岛提出打造“志愿者之城”的目标,学院开展了志愿服务常态化活动。近两年,志愿服务总数达到40000人时,平均每个学生参与志愿服务3.5小时。仅2010年就有2062名志愿者参与“义卖报纸做微尘”活动,全年筹措并向市红十字会捐助卖报爱心款9130元。成立青岛高校首支“创城志愿服务团”,在创城工作中提供了大量志愿服务常年坚持开展文明环境、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乘车四个创城志愿服务分团的工作。。学生社团小强家电维修社三年累计免费为师生和周边社区居民维修随身听、冰箱、电视等电器4500余件,年均服务4200个工时。四任社长中三位获得技师资格,首任社长李学强被山东省家电协会推荐为首席技师。
(四)发掘与弘扬师生典型,构建“身边人”教育机制
注重发掘学院师生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介推广。仅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即推出党员先锋模范岗32个,党建品牌20个,以“1+1真情践诺行”、“传承师德、精炼技艺”拜师活动、“美丽服务”、“希来服务队”为代表的“党建品牌”建设和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学院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姜恺,山东省第一、第二例大学生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王恺、王甜甜,在国家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的王丛伟、旅游国际学院及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参赛团队等,学院通过举办新闻媒体见面会、在网站开辟【师生风采】、举办访谈交流会专栏等形式,在校内外进行集中采访报道。身边典型具有更加切近的教育意义,更容易引导学院形成学先进、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邀请学院聘任教授和德育导师抵院讲课、作报告,如金牌工人许振超、台湾著名艺人凌峰、登临珠峰的国家首支登山队队长刘连满、青岛作协主席郑建华、青岛雕塑家协会主席张白涛、青岛前摄影家协会主席任锡海、青岛前美协副主席徐立忠等来院作报告,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卓越的业务能力、高尚的精神操守,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注重发挥优秀校友的教育功能。校友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学院随时追踪毕业生的成长,每年在学生毕业时评选优秀校友,和技能英才等同期在《青岛日报》发布专版报道;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为师弟师妹做报告;举办“学会生存”、“学生会·经历·财富”的等主题教育活动,分享成长感悟;在学院网站开辟【校友如书】专栏,并将他们的优秀事迹汇编出版,以校友们的切身经历和现身说法,对在校生起到独特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