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和国家一起冲刺
“中国制造2025”需要职业教育打造现代工匠
不管是备赛的艰辛,还是比赛时的专注,在10943名参赛选手中,江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臧清扬的故事,似乎都算不上是特殊。
但比赛结束后,这位90后选手,开始思考一个和自己年龄不甚相符的大命题——中国制造何去何从。他发现,即便是在决赛现场,选手们所使用的部分机器,其核心技术也是国外的,这让他感到“心酸”:“对比国内外的核心技术,差距竟如此之大,我如果一辈子都做这一行,那么,一辈子都要用这样的机器,受制于人吗?”
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最高赛事的现场,这样的提问,显得颇有寓意。
今年5月,中国版工业4.0即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炉,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制造业上,也把为制造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事关制造业改造升级力度的职业教育,拉回到一个本应该有的高度。
现在,与之绑在一起的,还有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决赛赛场上的“臧清扬们”。毕竟,最终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所提出的目标,还要依靠这些未来的大国工匠们。
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准备好了吗?
赛场上,不少细节都向外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处在进行时状态,并不断触动着职业教育的神经。
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智能制造时代的必需品,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工业机器人被列入要加快发展的十大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中。此次大赛一改以往使用的模拟仿真型机器人,全部换装工业级的机器人,让学生得到真刀真枪的磨练。
然而,一道“智能”题目却把选手难住了。
7月2日,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加入了“互联网+”的概念,要求如下:比赛所用的两台电梯之间,需要通过通信来进行联系,两台电梯信息同时出现在触摸屏上,还要做到相互可以控制对方。
看到题目后,有的选手开始变得手足无措,完成了基本的装配后,就不得不匆匆离场。
该赛项裁判长张文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学生只是背背程序应考,一旦遇到一些创新题型,自然就露馅儿了”。
在他看来,当前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技能已比较扎实,但随机应变的能力仍有所欠缺,创新意识还较为薄弱,而这在高举数字化、智能化大旗的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很明显是跟不上潮流的。
7月3日,在大赛期间举办的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当着与会的近200位职业院校负责人的面提出一个不留情面的问题:“面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究竟有没有准备好?”
鲁昕列举了一组数字:近10年来,职业教育培养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年均新增的1700万就业人口中,职业院校毕业生约有1000万人,成为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七成以上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是来自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当前,在她看来,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生产生活方式,不仅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服务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而这,同样需要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兴会说,有一次,一位公司老总来学校参观,给出了一张人才订单——这家公司要在美国开设工厂,需要大量既有创新意识也有技术进步空间的高级技能人才。
张兴会意识到:在中国人口红利式微,以及包括美国重返制造业巅峰、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一大波有关智能化、数字化的国家计划影响下,过去那种农民工经过简单培训便能上岗的粗放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制造业需要的是中职乃至高职毕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要打造现代化的工匠
正如中国制造2025规划里所提到的,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个机遇。
7月2日,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比赛举行,比赛日程上的时间为9:30~13:30,但直到17:00,整场比赛还未结束。该项目总裁判长、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秦益霖教授说,不同于其他项目或考试,电气控制项目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且需要选手现场复原操作过程,解释设计思路,所以比赛时间与设计时会有出入。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插曲,在秦益霖看来,却是整个职业教育领域配合中国制造2025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通过比赛,引领整个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技能人才。
不过,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对技艺质量的追求并不矛盾。
整个比赛过程中,秦益霖发现,有些选手的职业态度还有待改善,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比赛的结果是以得分的多少来衡量,赛场上,他得了90多分,可能就能拿一等奖,但是对于工匠来说,只有100分,99分也是一件废品。
这让秦益霖想到了德国工匠:德国的优秀技工和中国老一辈的工匠,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即慢工出细活。
在秦益霖看来,这种工匠精神,即便是到了讲究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工业时代,仍然很重要。他认为:对质量的追求体现了一种规则意识——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作风。而创造力则体现了一名技能人才的整体素养。未来,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恰恰是动手能力既强又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现代工匠。
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到了5条基本方针,其中两条是创新驱动和质量为先,前者提出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后者则强调,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这也给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出了一个信号。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当前的职业教育仍面临不少问题。比如,职业教育与企业、产业接轨还远远不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学院教授张伦玠举例:苹果手机很早就实现了金属壳的生产,这一技术对于批量化生产和效率的要求都很高,对夹具也有一定要求。但是,他调研多所职业院校的数控专业后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实践的理念和设备,都还是传统的数控专业所学的知识。而很多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早已淘汰了这种模式。
他问:“这样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企业会欢迎吗?”
上海电子商务教育研究所所长宋文官对此也颇有感触,在他看来,职业教育当前一大致命问题,就在于校企合作的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学校希望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可是,企业为什么要给学校带学生,这既增加经营成本,又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宋文官认为,归根到底还是校企合作的机制没有理清楚。
再看德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时间,学校和企业基本是1∶3。宋文官说,这是政府强制要求的。
在现代学徒制国际研讨会上,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教育参赞Katherine Vickers说,澳大利亚一些职业教育学生经常向她“诉苦”:“我没考上大学,感到很失败,以后该怎么办?”
她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劝告这些孩子说,“你没有失败”,却感到这样的“安慰”十分无力。
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在张伦玠看来,未来10年,要达成中国制造2025的预期,破解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评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他说,传统观念和对学历的过分强调,以及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培养大国工匠。
宋文官呼吁:我们常常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还要出台相关落实的措施。
职教生应该成为社会的宠儿
企业界十分认可在技能大赛获奖的职业院校优秀学生。深圳市德立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鑫专程来到这次大赛的目的只有一个——“抢人才”。“如果我招人的话,会优先录取在技能大赛上获过奖的学生:他们经过严格的专门训练,都是拔尖的学生。”
2013年,徐立鑫曾出重金招过一些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学生,“普通一线工人工资是3000元,我给他6000元”,即便如此,很多职业院校的校长舍不得放走这些学生,他们千方百计把学生留下来做实训老师,指导后面的学生参赛。
每年,徐立鑫都会找机会和一些职业院校的校长聊天。近几年来,这些校长告诉他,像焊接、数控加工这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实实在在培养一线工人的专业,招生情况每况愈下,每年都会少一个班。前几年还能招十几个班,现在只能招到3个班了。
这种趋势需要警惕。徐立鑫说,这些未来的大国工匠,不应成为社会的弃儿,而是应该与白领拥有同样的经济待遇、职业尊重和社会地位。当然,他也认为,必须让职业教育得到国家实质性的支持,进而才能在社会舆论上“翻身”。
“以后年轻人都去开网店了,都不愿意去工厂当一线工人了,那中国制造由谁来制造?中国制造2025怎么可能实现?”徐立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