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书记论坛,今天是:  
首页 论坛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书记视点 论坛资料 联系我们
热点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
袁贵仁: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2013-10-16 18:39:40   来源于:

袁贵仁: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10月15日上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八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围绕“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报告。

李伟:同志们,刚才袁贵仁部长为我们做了十分精彩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了我国教育公平取得的重要进展,深入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多角度阐释解读了推进教育公平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等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关切进行了积极的回应,报告内容丰富,数据详实,措施具体,深入浅出,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央有关领导的措施,具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袁贵仁部长表示衷心的感谢!上午的报告会到此结束!

2013-10-15 10:24:40

袁贵仁:同志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多想办法、多做实事,推动我国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2013-10-15 10:23:48

袁贵仁:三是加强教育监测。主要是由社会组织开展教育满意度测评和教育现代化指标监测。教育满意度测评工作,包括对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是否满意两个方面。测评政府工作,主要看是不是坚持了教育优先发展,是不是把教育摆在民生之首,是不是认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测评学校工作,主要看是不是真正坚持了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把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现代化指标监测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公平,将对各级各类教育毛入学率(巩固率)、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残疾青少年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比例与水平、县域和省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学校贡献率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通过满意度测评和现代化指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差距,从而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自觉性、针对性。

2013-10-15 10:22:25

袁贵仁:第五,建规则,完善保障公平的长效机制。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促进教育公平,要在有效解决当前影响教育公平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教育公平取得的成果,为长远发展“垫底子”。我们将在加快清理不利于教育公平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制定教育标准。标准具有普遍约束力,对于维护教育公平、确保所有学生都获得具有一定质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陆续建立了一些国家层面的教育标准,如教师编制标准、教师专业标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博士和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校园建设标准、设施仪器配备标准等。我们将继续加快步伐,研制各类教育标准,逐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标准体系。二是加强教育督导。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对于督促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去年,国务院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教育督导条例》,成立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整合教育督导资源,强化教育督导权威,健全质量监测标准体系。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点问题,抓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中的突出问题,针对群众关心的学生身心健康、课业负担过重、择校乱收费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今年底前将挂牌督导制度覆盖所有中小学校,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3-10-15 10:16:37

袁贵仁:二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发挥行业在政策研究、人才供需预测、专业设置评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推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共建职业教育集团,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引导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培养专门人才。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衔接,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制度,畅通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空间。三是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教育潮流,也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征。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开放大学、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开放高等教育学习资源。探索建立学业资格认证框架,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的“学分银行”,推动普通高校之间学分互认和自学考试、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之间学分转换,让每个人都学有所教,学有所成。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个性化教育需求的重要形式。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下一步,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歧视政策,推进政府逐步加大购买教育服务力度,采取奖补等多种方式扶持民办教育。放宽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通过联合办学、委托管理、合同管理等方式,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鼓励支持办好一批高水平的民办学校,使民办教育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促进者、多样教育服务的提供者。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外国教育。

2013-10-15 10:15:06

袁贵仁:第四,畅渠道,为人人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坚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和发展道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长成才,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深层次要求。一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规划纲要已经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了总体部署和宏观设计,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对考试招生制度的历史、现状和国际比较作了比较全面的调研。去年专门成立了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目前作为教育综合改革重大课题,正在加紧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总体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措施,将适时提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更加注重正确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系统设计、协同推进;更加注重招生公平公正。

2013-10-15 10:07:29

袁贵仁:三是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近年来,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逐年提高,2000年农村学生占招生总数的48%,2012年达到59.1%,其中本科生由44.1%提高到52.5%。但是,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比例仍然偏低。为此,2012年实施了面向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录取1万多名本科生,这些地区上重点大学人数提高10%左右。今年进一步扩大到3万人,范围扩大到所有国贫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率相对较低的省份。在专项计划覆盖的省份,重点高校录取农村户籍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8.5%。今后,将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规模,调整招生规则,降低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比例,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学生。要求各地各高校因地制宜,出台政策,建立健全逐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长效机制。同时,严格规范自主招生、艺术体育类特长生的招生行为,进一步规范高考加分政策,为农村学生营造公平竞争的机会。四是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目前,中西部地区高校数和在校生数接近全国三分之二,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下一步,要以实施振兴计划为抓手,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能够留在中西部、服务中西部的人才。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央安排100亿支持100所中西部地方高校。实施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央安排60亿,支持没有国家部属高校的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重点建设1所地方高水平大学。

2013-10-15 10:06:16

袁贵仁:第三,上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提供上学的机会,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义务教育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择校热”、“大班额”、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的不均衡。为推进均衡发展,教育部已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构建起中央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各县(市、区)也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明确了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推进均衡发展,要从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均衡、生源均衡、规范办学行为、开展督导评估等方面着手。具体来说,从严控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行为,要求学校布局调整须经省级政府批准。扩容改造县镇学校,解决“大班额”问题。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托管、培训和结对子等形式,支持带动薄弱学校。推动扩大教师交流的范围,鼓励优秀的校长和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任教。生源均衡是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很多地方对此做了积极探索,要进一步提高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就近入学。规范办学行为,出台“小升初”就近入学的实施细则,推行网上报名入学,实行招生信息公开。加强督导评估,以解决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距、考察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程度为两大重点,督促和引导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目前,江苏3个县,浙江33个县、四川19个县、湖北29个县、河北10个县已经通过国家级评估认定。今年预计将完成24个省份的345个县(市、区)的国家级评估认定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按照常规途径解决我国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差距,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可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将积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启动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到2015年解决所有学校宽带接入问题。加快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将已有优质资源输送到各级各类学校,并集中力量开发更加适合农村学校的音乐、美术、英语、科学等基础教育短缺课程、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大众的公共视频课程,让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也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能够听到最优秀的老师讲课,能够学到最先进的知识。

2013-10-15 10:05:45

袁贵仁:第二,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只有尽快提高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才能促进教育整体水平提升,为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目前,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用3至5年的时间,使这些地区的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一是配齐教学设施。保证教室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每名学生有合格的课桌椅,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图书,因地制宜建设运动场,保障学生锻炼和活动空间。二是配齐生活设施。每名寄宿学生有一个标准床位,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食堂或伙房满足学生就餐需要,确保学生饮水安全,北方和高寒地区学校有冬季取暖设施。三是办好教学点。教学点虽小,但对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有着重要意义。必要的教学点要坚持办好。下一步,将全方位提高教学点保障水平,确保正常运转。经费方面,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核定公用经费,配备相应的教学生活设施。师资方面,加快培养符合乡镇以下学校实际需要的小学“全科教师”和初中一专多能教师,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教学点任教。今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

2013-10-15 10:00:43

袁贵仁:二是积极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督促各地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按照随迁子女在校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尽量满足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在公办学校一时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接受教育。督促各地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衔接,让他们公平享有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今年8月,教育部首次出台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新学籍管理办法的最大特点是“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籍随人走”,学生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终身不变。今年内将建成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和互联共享,为家长学生办理学籍提供便利,为教育部门管理学籍提供保障,确保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准确掌握学生流动的真实情况。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全面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联合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解决留守儿童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广大留守儿童平安健康成长,努力解除进城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三是解决好残疾人教育问题。研究实施“特殊教育行动计划”,通过扩大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规模、加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教班工作力度、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创造条件使残疾学生能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研究残疾学生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政策,鼓励普通高校招收更多残疾学生。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基本实现每个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2013-10-15 09:59:50

袁贵仁:第一,兜底线,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目前,我们已经是教育大国,人民群众享有了较多的受教育机会。但是,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实现每个公民“学有所教”,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程度,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更多样、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始终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近2亿人。保障入学机会公平,关键是要聚焦困难群体,解决他们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一是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教育。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儿童约4000万,健康、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央领导对此十分关心,要求注重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从根本上扶贫。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全程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发展,编织一张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实现新生儿出生健康、婴幼儿营养正常、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中小学生营养保障等发展目标。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采取“9+3”模式(九年义务教育+三年中职免费教育),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完善东西部对口支援制度,加大城市支援农村力度,使中西部青少年到东部或城市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实现“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技能,家家能致富”。

2013-10-15 09:59:31

袁贵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公平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不断扩大投入,巩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规则,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扶持最贫困地区和最困难群体作为优先任务,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作为根本措施,守住底线、补齐短板、提高水平、完善制度,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具体说,我们将主要围绕缩小“四大教育差距”,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2013-10-15 09:59:17

袁贵仁:三、推进教育公平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

2013-10-15 09:40:34

袁贵仁:以上这四方面问题的存在,既有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原因;既有历史积累的老问题,也有新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老矛盾叠加,各种因素交织。在我国,促进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2013-10-15 09:36:30

袁贵仁:(四)从群体看,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还不高。“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政府的职责。目前,一些特殊群体受教育的条件还不足,对他们的关爱还不够。虽然按照“两为主”的原则初步解决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但是从全国来看,由于种种原因,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还没有全部纳入输入地财政保障和教育发展规划,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只是刚刚起步,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人口流动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缺失,这些孩子在安全、学习、情感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予以关注。目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特殊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低于普通儿童,辍学率高于普通儿童。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待遇水平。树立“全纳教育”观念,让更多的残疾孩子能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需要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2013-10-15 09:36:12

袁贵仁:(三)从学校看,不同学校间水平相差较大。这里主要指的是义务教育学校。这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我国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建设了一批实力强、声誉高的重点学校。这在当时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消重点校制度,切实改造薄弱学校,但是重点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仍然存在,学校之间的差距短期内很难完全改变。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取消了考试,但有的地方出现了招生不规范、“择校热”等问题。破解择校难题,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好学,根本上要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这需要一个过程。

2013-10-15 09:35:42

袁贵仁:(二)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100美元,东部地区上万美元的省份有好几个,中西部省份大多不到5000美元,有的省份还要低一些。受此影响,中西部教育总体落后,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困难。主要表现在:财力有限,我国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地方承担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投入的差距。2011年,普通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最高省份超出最低省份9倍左右。控辍保学任务重,近几年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教育,而在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尤其是边远、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控制辍学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普惠性幼儿园偏少,入园难仍然存在。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经过多年的努力,东中西部高考录取率差距已经不大,但总的来说,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偏低。农村孩子、贫困家庭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比城市和富裕家庭孩子差,如何提供更加公平的上大学机会,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希望,发挥好他们的聪明才智,是我们要进一步解决好的问题。

2013-10-15 09:35:20

袁贵仁:(一)从城乡看,农村教育仍然薄弱。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近年来国家将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但根本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面临不少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经费投入不足,2011年,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700元;普通初中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900元。办学条件差,一些农村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和图书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吸引优秀教师困难,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工作任务较重、生活条件艰苦、培训机会较少,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部分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师缺乏。特别是随着近些年学龄人口减少、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撤点并校。这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学生上学路程变远、上下学交通安全存在隐患、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

2013-10-15 09:35:06

袁贵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显著成绩,但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促进教育公平任重道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社会公平的反映。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80多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发达国家的八分之一左右。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突出问题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在这样的国情下,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方面。

2013-10-15 09:33:35

袁贵仁:二、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13-10-15 09:12:30

袁贵仁:总的来说,近些年来,我国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从最需要帮扶的地区做起,坚持从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做起,不断拓展教育公平的内涵,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前列,与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呈现不断上升的良好态势。2012年,联合国发起“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在全球范围选择10个教育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作为倡导国,中国是其中之一。

2013-10-15 09:12:12

袁贵仁:(六)拓宽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要求增强教育体系的灵活性、便利性,搭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努力创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条件。目前,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已相对完备。从纵向上看,学前、初等、中等、高等以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从横向上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贯通。从渠道来看,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同步扩大。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不同选择。2012年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达到754万、315万,分别占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二是加快发展民办教育,提供更加多样的教育服务。目前,全国民办学校近14万所、在校生3911万,其中民办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占总数的50%、小学生占6%、初中生占10%、普通高中生占10%、中职学生占14%、高校学生占22%。三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丰富我国教育供给。2003年国务院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10年来,我国共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979个,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高起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继成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了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不出国留学”的途径。四是加强继续教育,创造更加灵活方便的学习条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正在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建立了成人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和广播电视大学等。2012年,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广东等6所开放大学,探索建立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受年龄限制、宽进严出的新型高校。推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把优质的大学课程放到网上,向社会免费开放,目前已经上线365门,“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6000门。大家可以通过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随时点击学习。

2013-10-15 09:11:55

袁贵仁:(五)向中西部倾斜,提高中西部教育发展水平。近年来,一方面持续加大对中西部的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东中西部的教育协作力度。一是提高中西部省份高考录取率。从2008年起,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专门招生指标,由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东部省市高校,招收升学率相对偏低的8个中西部省份学生(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广西、贵州、云南、甘肃),规模由2008年的3.5万扩大到2013年的18.5万,相当于为中西部新建70所万人规模的高校。二是扶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从2001年起,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目前已有100所支援高校帮扶74所受援高校,全面覆盖西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新对口支援方式,采用“名校牵头、多校参与、团队支援”的方式,集中支援高校的优势学科协同支持受援高校,全方位提高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综合实力。还实施了“三兄弟国际合作项目”,即一所发达地区重点高校、一所国外知名高校与一所西部地区高校结成伙伴,合作开展高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三是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实行教育援疆、援藏和支援四省藏区教育,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和兵团的82个县(团场),17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6个省市、13家央企对口支援青海藏区。加大内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力度,截至2012年,各类内地民族班累计招生47万人。

2013-10-15 09:11:13

袁贵仁:(四)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农村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难点。多年来,党和政府努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支持力度。2003年,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2005年,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增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统筹能力。一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针对农村办学条件差的问题,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汶川地震后,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重点加固改造地震断裂带等重点灾害地区的校舍,三年来中央投入300亿、地方投入3500多亿,农村学校安全条件大幅提高。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农村教师短缺、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等问题,2006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计划实施以来共招聘30万名特岗教师,其中80%留在当地从教。2007年起,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招收1万名免费师范生,实施以来共招收免费师范生7.2万名,90%以上的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为农村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2010年起,实施国家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中央财政共投入26亿元,培训农村教师328万人,占培训总数的95%。2010年起,中央财政投入108亿,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了农村教师安居条件。三是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提供膳食补助,覆盖中西部699个县,同时还有19个省份、259个县开展地方试点,共惠及3000多万学生。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营养干预计划。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开发计划署和儿童伙伴组织的专家考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3-10-15 09:10:00

袁贵仁:(三)向特殊群体倾斜,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残疾儿童少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群体面临特殊困难,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一是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是推进教育公平、体现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提高残疾人教育普及水平做出全面安排。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47亿元,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1182所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接受残疾人入学,有针对性地进行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目前,有超过一半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一个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配合的残疾人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二是认真解决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人口大规模流动,带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确保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随迁子女1394万人,约80%在公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初步解决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201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人口流动状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今年,已有26个省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12个省份的4440名考生参加高考。三是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2271万。今年初,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和关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保障水平、教育教学质量,不论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还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校车运营都要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

2013-10-15 09:09:44

袁贵仁:(二)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实现资助政策全覆盖。促进教育公平,要特别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能上学、不失学。2007年,国务院出台《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我国逐步建立起全新的、完整的、立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一是学前教育方面,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进行资助。二是义务教育方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所有学生学杂费,为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三是普通高中方面,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安排资金设立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覆盖20%的学生。四是中等职业教育方面,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占在校生的91.5%,这是我国继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第二项免学费政策。同时,对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500元。目前还有12个省份对所有中职学生免除学费。五是高等教育方面,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和勤工俭学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本专科生,每年5万名,每生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专科生,每生每年5000元,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覆盖20%的学生。同时,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以通过高校“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2012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启动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为他们提供一次性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4.5万名,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博士研究生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2012年,全国资助学生数从2006年的2700万增加到8400万,资助金额从200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

2013-10-15 09:09:13

袁贵仁:(一)扩大教育规模,让每个孩子有学上。规模是公平的基础。目前,我国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52.3万所学校遍布城乡,2.6亿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一是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义务教育覆盖面最广,是教育公平的起点。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口文盲率80%,农村高达95%,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6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确立大力普及教育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开展了面向亿万工农的扫盲运动,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大大提高。改革开放后,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确立了“两基”战略目标。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2000年我国在85%以上的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又经过10年攻坚克难,到2011年底,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特殊意义。2002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42.8%。2012年,达到85%,10年时间翻了一番。这意味着我国目前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接受过高中阶段及其以上教育。三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很长时间规模很小。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毛入学率2.7%,1993年5%。1999年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步伐,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2012年,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30%。2013年高考录取率76.2%,在学总规模3300多万,比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多1000多万。实现毛入学率从5%到15%我国用了9年时间,美国用了30年,英国28年,法国25年,德国24年,日本23年。四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单列一章进行部署。随后,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地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在园幼儿增加了1000多万,毛入园率提高了13.6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64.5%,提前实现“十二五”60%的目标,“入园难”得到一定缓解。

2013-10-15 09:07:04

袁贵仁: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体现着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推动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取得重要进展、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2013-10-15 09:05:39

袁贵仁:一、我国教育公平取得的重要进展。

2013-10-15 09:05:08

袁贵仁: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成就人生梦想,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今天,我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与同志们作些交流。我讲三个问题。

2013-10-15 09:03:11

袁贵仁:前几天,我们刚刚欢度了国庆节,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4年光辉历程。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激励人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2013-10-15 09:01:45

李伟(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同志们,为了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精神,展示各领域的发展成果和推动实现中国梦,采取具体措施,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市委今年下半年连续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今天是系列报告会的第八场报告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今天我们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为大家作“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报告。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在京党政机关部,中央企业负责人和高校师生共800人,下面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袁贵仁部长我们作报告。

2013-10-11 10:23:13

央视网:10月15日上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八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围绕“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报告,央视网进行图文和视频直播。

新闻动态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书记视点 更多>>

指导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全国高专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
承办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2987083908 投稿邮箱:gzsjlt@163.com 技术支持:杨凌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