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9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教育部授予10名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光荣称号,在获此殊荣的10人中,有两人来自职业院校: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丑武江。这是对140万名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的莫大鼓舞。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教师很少进入公众视野,亮相媒体聚光灯前,今天是教师节,我们在祝贺全国教师节快乐的同时,隆重推出两位“楷模”教师的事迹,以此作为特别的节日纪念。
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丑武江两位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被教育部授予本年度教育界的最高荣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应该是对所有职教老师的肯定。
按照教育部刚刚公布的我国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88.09万人,加上高职院校,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人数大致在140万人,这是一个数量相当大的群体。
但是不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似乎此前都没有获得更多的荣誉,在公众和媒体视野中,他们的形象远没有那些名牌大学、重点中小学老师丰富光鲜。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这是《吕氏春秋·劝学》篇中的名句,如果拓展开来,尊师除了不以贵贱贫富为标准,也应不以类别来区分。
相对于中小学和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教师们有其特殊的职业特点,他们既需要有专门学科知识还需要有专门技能。中职教师培养的是拥有专业技能的技能型劳动者,不是培养面向高考的“应试高才生”;高职教师培养的则是与工作岗位对口程度高,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教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可是无论是各类报告、会议、媒体报道,做教师分类时,不是以城市教师、农村教师分类,就是以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分类,少有把职业院校教师作为一个类别。进行学术资料检索,发现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的相关研究非常少。
暑期之后,各地总有各式各样的“谢师宴”,大都是考入重点中学、升入大学的学生和家长感谢中小学老师,少有感谢职业院校教师的。
形成这种现象的因素诸多。目前的考试制度,不论是升入中职还是高职,大部分还是以中考、高考分数为界,在选拔中靠后录取的那些进入中职或高职的学生,普遍带有一种“灰色心理”,在单纯应试中的失败让他们或多或少地体验到“灰色人生”的苍凉,总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在“以分数论成败”的社会观念下,教这些学生,让职业院校教师不那么硬气,在职业认可度和自豪感上打了折扣。
其实,如今让职业院校教师自豪的事情太多了!教育部8月底刚刚公布的数据,在2012年毕业的658.21万中职学生中,637.51万人顺利找到工作,就业率达到96.85%。在很多普通高校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率而苦恼之时,近几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上升。而且他们的薪水涨幅也大大超过本科生,甚至有的专业高职毕业生薪酬已经超过本科生。今年6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设的专场招聘会上,主办方针对用人单位还设定了门槛——“中职薪酬低于3000(元),高职低于5000(元)就不要进入会场”。
这颠覆了很多人心中“大专比中专就业好,本科比大专好,硕士高于本科,博士高于硕士,越往‘上’越高”的认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无论是进入中职还是高职,在这里学习的学生都能感觉到是升入了一所学习内容更丰富、眼界视野更广阔的大学。这所大学比起由教室、宿舍、食堂构成的普遍高校,因为有更高的社会融合度,更锻炼人,更能让人全面成长。
已有一些大城市明确高职生可以享受普通高校学生就业落户等政策。一些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在工作碰壁之后,放下徒有虚名的“面子”转身回到职业学校学一项专门技能,这样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
不过,职业院校的教师确实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他们比一门心思教应试技巧的大中学校教师面临更多样、更复杂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学生层次不同,目标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据麦可思统计,在高职新生中有将近一半会遇到学习问题,其中很多新生“缺乏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方法”,这些数据给高职教师增加了压力,他们要付出比普通高校教师更多的努力和汗水。确实曾有研究者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进行过相关调查,发现教龄愈长,工作满意度愈低。研究者分析这可能反映了职业院校教师工作难度大、教育教学挫败感强和职业成就感低。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师更需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国家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德国、日本的发展来看,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高水平技能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看法逐渐理性,社会会逐渐认同能力而非学历。职业院校会越来越受到青睐,职业院校的教师地位自会提升。当然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工资待遇、职称,更需要人们由心底而生发的敬重。
因此,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把教师界的最高荣誉授予职业院校教师,这种积极信号必定会层层向下传递,各省自治区、各市县,都会把优秀的职业院校教师推到荣誉顶峰,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业绩,更让人们了解他们背后付出的辛劳和汗水。(记者李新玲)